美放言在印太新建作戰艦隊
美媒近日報道稱,即將離任的美海軍部長肯尼思・佈雷思韋特近期放言美海軍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建立一支新的作戰艦隊。對於佈雷思韋特的表態,美國內及相關盟友均反應冷淡。在特朗普政府任期所剩無幾的情況下,美軍或將採取更多軍事冒進舉動,借大國競爭之名,行霸權主義之實,嚴重威脅地區和全球安全穩定。
美海軍部長表態囂張
美海軍學院新聞網11月17日報道稱,在任期僅剩兩個月的情況下,美海軍部長佈雷思韋特宣稱要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十字路口”建立一支新艦隊,以更全面地應對美國在印太地區面臨的所謂海上挑戰。據悉,佈雷思韋特表示,他在五角大樓的任期可能即將結束,但他計劃利用這段時間來“推銷”自己的想法。有分析稱,佈雷思韋特此舉無非是譁衆取寵,意圖藉此施加所謂政治影響,是一種以國家利益之名爲政黨和個人撈取私利的行爲。
關於新建作戰艦隊的主要動機,佈雷思韋特宣稱:“美國不能只依靠駐紮在日本橫須賀的第七艦隊,我們必須獲得其他盟友和夥伴的幫助,建立第一艦隊,讓它以遠征任務爲導向,橫跨太平洋,爲我們提供強大的威懾力。”佈雷思韋特還稱,他將在未來幾周訪問印度,討論兩國共同面臨的“安全挑戰”以及美印海軍合作事宜。
關於新建作戰艦隊的具體構想,佈雷思韋特11月17日在美海軍潛艇聯盟年度研討會上表示,他計劃將這支新部隊命名爲第一艦隊,但他還沒有機會與國防部代理部長克里斯托弗・米勒談論該計劃。佈雷思韋特並未透露第一艦隊重建後的具體規模,也沒有說明第一艦隊與第七艦隊如何劃分作戰區域。另據一名美軍官員透露,佈雷思韋特在幾個月前曾與前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進行會談,埃斯珀對這一提議表示贊同。
據悉,美海軍曾在1947年成立第一艦隊,負責西太平洋部分海域的作戰行動,後被第三艦隊取代。值得注意的是,在佈雷思韋特發表上述講話之際,美太平洋艦隊在社交媒體上發佈“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羣在阿拉伯海北部與澳大利亞、印度和日本一道參加的“馬拉巴爾”海上聯合軍演第二階段演習的照片。
國內外反應冷淡
對於佈雷思韋特叫囂重啓第一艦隊的想法,美國內和相關盟友總體評價不高、反應冷淡。
國內方面,美智庫哈德遜研究所印度和南亞未來倡議組織主任、研究員阿帕納・潘德博士表示,美國此舉是想通過語言和行動向盟友傳達“我們將留在印太地區”的強烈信號。美國蘭德公司資深防務專家德里克・格羅斯曼表示,如果美海軍在印度洋地區建立第一艦隊,意味着重申華盛頓將繼續從印太視角來看待亞洲戰略。
盟友方面,對於外界盛傳的第一艦隊司令部將駐紮在新加坡的消息,新加坡國防部11月18日晚通過官方網站發佈一則簡短聲明予以回擊。聲明表示,按照2012年達成的協議,新加坡同意美國在本國輪換部署最多4艘瀕海戰鬥艦,這份協議至今有效。美國防部沒有提出在新加坡增加部署艦艇的要求,新加坡也沒有同美方進行相關討論。
美新兩國從1990年開始進行軍事合作,目前美海軍艦艇可以停靠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並在該基地進行艦艇維護等工作。有新加坡學者指出,部署艦隊意味着美國要在新加坡永久駐軍,而新加坡一直抗拒與美國建立正式的軍事同盟關係。對新加坡來說,允許美軍建設永久性基地帶來的損失遠遠大於收益,因此在新加坡設立第一艦隊司令部“幾乎不可能”。
霸權主義“失道寡助”
目前,美軍太平洋艦隊已下轄3個作戰艦隊,分別爲太平洋東岸的第三艦隊、太平洋西岸的第七艦隊和印度洋西岸的第五艦隊。如果佈雷思韋特的設想最終成爲現實,美海軍太平洋艦隊將擁有4個作戰艦隊,總體作戰能力將得到更大提升。在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各種抗議示威活動此起彼伏的背景下,美不顧國內民生,意圖以大國戰略競爭之名,爲擴張軍力、增加軍費製造藉口,以達到謀求地區和世界霸權的險惡目的。
近日,美國防部長熱門候選人米歇爾・弗盧努瓦在美《外交》雜誌上稱,美軍要有“72小時消滅敵人的能力”,這樣能讓對方在採取行動前三思而後行。美海軍發言人近期也表示,美海軍將持續與指揮官、盟軍協調,審查自身組織結構與部隊態勢,確保其能有效應對可能面臨的全球挑戰。分析人士指出,美方這種自以爲是的思想將導致美方陷入戰爭沼澤。縱觀歷史,美方很多想要72小時結束的戰鬥最後都打成了“馬拉松戰爭”。
可以預見,如果美軍繼續秉持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過時觀念,持續在印太地區推進軍事冒進舉動,執意攪動地區安全局勢,在世界和平穩定的大潮流下,美國這種窮兵黷武的霸權主義行徑必將“失道寡助”。(楊忠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