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沃牆/面對大陸崛起 與其反抗恐懼不如知己知彼

外灘牛(BundBull)是上海外灘金融廣場的標誌,點出大陸經濟活絡、年輕的特點。(圖/視覺中國CFP)

兩岸一水之隔,數十年來各自歷經截然不同的政經體制及轉型筆者的成長階段臺灣實施三民主義,推動國家建設、經濟逐漸崛起,進而躍升爲「亞洲四小龍」之首,甚至被喻爲舉世「經濟奇蹟」。當時的年輕人對臺灣經濟前景充滿信心與希望,更是我們一直引以爲傲的輝煌時光。然而,彼時的大陸實施共產主義,經濟成長落後、生活水平普遍低落,遠不及臺灣。在那個年代,小學生的作文結尾,總要寫着:「解救大陸同胞於水深火熱之中。」

滄海桑田,30年風水輸流轉。大陸自1979年改革開放,由摸着石頭過河到成立四大經濟特區、自貿區、持續實施「五年計劃」(目前正進行『十五計劃』)、加入WTO等。在步入國家資本主義以來,經濟一直處於二位數高速成長,直至2011年才放慢至中速成長,進入「新常態」(New Normal)階段。不過,中國大陸已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亦由過去的「世界工廠」轉型爲「世界市場」,擠身爲世界最大貿易國。不但超德趕日,且美、中二國在2015年的實質GDP已經相等。

截至去年初統計,臺灣GDP僅大陸的4.5%,光是大陸就有5省的GDP總量超越臺灣,另有6省已逼近臺灣。此外,川普上任簽署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後,大陸藉由主導「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簡稱RCEP)及「亞太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簡稱 FTAAP),並推出「一帶一路」大戰略,可望繼美國之後主導全球新一波自由貿易,成爲超級強國

反觀臺灣近10、20年卻因政黨惡鬥,投資長期不振、經濟成長每況愈下。除了低薪、低成長、高房價的問題,與少子化、人口老化的社會現象,也面臨年金恐將破產的窘境。有人揶揄的說,一個半導體讓臺灣吃足30年,但國家產業政策前景不明,轉型未能克盡全功,現在只能一直啃老本,未來也將坐吃山空。此番話語讓人憂心忡忡,尤其許多年輕人再怎麼努力也買不起房、結了婚也養不起小孩,對未來毫無願景,也失去鬥志

或許,臺灣部分年輕人對大陸經濟發展狀況相當陌生,也不知如何面對大陸的崛起。因而開始懼怕大陸,反中甚至恐中,然卻不知中。憂心政府若開放大陸人士來臺工作會搶走飯碗、開放陸資會被大陸財團壟斷。這些現象,從過去的「太陽花學運」與「反服貿」運動即能明顯看出。

然而,也有部分年輕人透過交換學生或工作,進而對大陸有較多的瞭解及認同,願意前往大陸深造、工作或創業。令人好奇的是,臺灣到底有多少比率的年輕人,有意願到大陸求學或工作?根據《遠見雜誌》在2017年3月所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有近6成民衆願意前往海外發展;其中20至29歲年輕人最想去的地方,大陸佔59.5%爲最高。另《聯合報》在2016年針對20至39歲年輕人所做的調查亦指出,有46%對大陸的印象好、53.6%認爲大陸是進步的,且此結果均較2000年所做的調查明顯上升。

▲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是中國大陸第一條以創新創業爲主題街廓,至今已孵化1,900家新創團隊。(圖/視覺中國CFP)

大陸部分行業起薪比臺灣高,調薪速度快,其次是晉升機會比臺灣多。如類似工作只要有能力,在大陸可能2年內就能升至主管職;但在臺灣,卻要熬個4至6年。另一關鍵因素,就是看好大陸發展具前瞻性及發展性。因此也有人建議,到澳洲打工,不如去大陸工作,因爲工作經驗會爲你加分。

大陸在近幾年興起一股「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熱潮,也不斷向臺灣青年招手。目前各省市至少已成立53個青年創業基地,並提供優渥的條件,放寬臺胞就業領域限制,未來也可能提供國民待遇吸收更多年輕人。不可諱言,大陸人口多、市場大,青年在大陸創業機會較臺灣多。特別是在今年的「海峽論壇中」更將以往的「三中一青」(中低收入、中小企業、中南部及青年)政策,轉變爲對「一代一線」(青年一代及基層一線)的工作重點,所涉及的範圍更廣,未來也將推出更多的便利有感措施。

那麼,大陸青年對臺灣的看法又是如何?早期開放來臺的陸生對臺寶島充滿期待、對臺灣濃厚的人情味留下深刻回憶。但這幾年卻看見臺灣朝野惡鬥、經濟節節衰退,加上受到「三限六步」政策(限校限量、不加分、不佔招生名額、不提供獎學金和打工、不可考照及留臺就業)拑制,即使如今部分限制已放鬆,但仍「限制採認大陸醫事學歷、陸生不能留臺工作」(一限一不)。據悉,曾有來臺灣清華大學攻讀研究所畢業的陸生回大陸找工作時,面試官竟問:「臺灣怎會有清華,是山寨的嗎?」 足見,臺灣的大學在大陸的知名度及認可度也是一個問題,這些因素將逐漸影響陸生來臺就讀意願。

作爲一個兩岸經貿研究者,筆者要提醒臺灣年輕人,臺灣已非過去的臺灣,大陸也不可同日而語,應該多多瞭解,坦然面對其崛起成爲世界強國的事實,但也無需妄自菲薄,因爲臺灣仍有許多值得大陸學習的優勢。兩岸青年非敵人,應多多交流、攜手發,結爲好朋友、好夥伴,若能透過優勢互補共享創業經驗,應可同享經濟轉型成功的紅利,共創雙贏

好文推薦

李沃牆/大學畢業起薪創新高,你有感嗎?

李沃牆/年輕人,你爲何買不起房也不買股?

李沃牆/繳稅,國民應盡義務,不包括有錢人⋯⋯

李沃牆/臺灣,仍逃不過川普手掌心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李沃牆,現任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及兩岸金融中心副主任,亦爲富華創投及兆豐第一創投董事、品豐投顧榮譽顧問。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