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的白月光,王傳福的硃砂痣,魏建軍的備胎
撰文/ 溫 莎編輯/ 劉寶華設計/ 師玉超
最近,汽車圈又雙叒開始站隊了。
起因是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一年一度的粉絲盛典2021 NIO Day上直抒胸臆,“完全不理解,怎麼現在還有人買油車?油車除了能聞點汽油味,別的還有什麼好?”引得吃瓜網友紛紛留言,“汽油,那是什麼神奇的液體?”
緊接着12月21日,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沈暉在個人微博上發文稱“傳統油車回不去了”,洋洋灑灑數百字後,得出的結論是“回不去就是回不去了”。
作爲汽車圈的後起之秀,着眼於未來的蔚來汽車和威馬汽車只生產電動車。
12月22日,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想在微博發佈了一張名爲“24個月挑戰中大型SUV銷量冠軍”的統計圖,內容是理想與大衆產品近三年的銷量對比圖,並配文:感謝鞭策,繼續努力。覆盤故事始末,大概就是初生牛犢面臨質疑,三年臥薪嚐膽,君子復仇,最終揚眉吐氣。
2020 年的大衆汽車媒體溝通會上,大衆汽車中國 CEO 馮思翰口無遮攔,“ 增程式電動車從整個國家和地球的角度來說,簡直是胡說八道,是最糟糕的方案 ”。大衆主管技術的高管也站出來補刀,“ 增程式電動車意義不大,現在討論這個技術已經完全過時了。”
2021年,理想汽車發佈了純電發展的宏偉藍圖,但截止目前,理想僅有增程式產品。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當下主流的技術路線,燃油、增程、混動、純電都曾面臨質疑,無一例外。
而在更遠的將來呢,純電會是汽車的“終極”嗎?在《鋰,會被人類用光嗎?》一文中,作者哈爾鮑曼用了一張圖表來說明鋰是會枯竭的。其中一組數據提到,2016年全球汽車約爲13.2億輛,包括小車、卡車和公共汽車,預期到2036年地球上將有28億輛汽車,這還不包括工程機械,如果有1/3是電動汽車,則需要消耗200億公斤以上的鋰。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沒有人知道最終的正確答案,所有人都在摸着石頭過河。有意思的是,魏建軍、李書福、王傳福,這些跟隨中國車市沉浮數十載,在商場中翻雲覆雨的大佬們對機會有着敏銳的嗅覺,對明天有着自己的判斷。
在通向新能源終極的道路上,他們分別踐行着有別與他人的認知和偏好。從多年前開始,他們就另闢蹊徑,積極探索油、電之外的能源在汽車產業中利用的可能性,爲企業未來的發展尋找着下一個增長引擎,多年的經驗告訴他們,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中。
早在2005年,李書福領導的吉利汽車就開始進行M100甲醇汽車自主研發;2008年,王傳福提出了比亞迪的三大夢想,其中之一就是太陽能;2015年,長城汽車開始切入氫能賽道,至今魏建軍大手筆投入超過20億元。
甲醇、氫能和太陽能的一個共同特點是,都在中國屬於“富礦”。這些中國汽車的標誌性人物,期待利用中國特有的優勢,醞釀出一場更大的、系統性的革命。今年,“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提出,更是讓他們更加堅定了過去的選擇。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與增程、純電的發展路徑一樣,新生事物的發展總是面臨質疑。在提到汽車企業於甲醇、氫和太陽能領域的佈局和戰略時,總有好事者喜歡用“豪賭”、“押注”來形容,在如今的市場中,三者也屬於“小衆”。
關於未來汽車的動力源,有兩點基本形成了行業共識:一是以純電爲主,二是多種能源並行,互爲補充。甲醇、氫能、太陽能,最終能否大規模商業化,還有哪些新能源、替代能源有望普及,歡迎文末留言探討。
甲醇
李書福的執念
2017年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北京召開發佈會,現場他給每個記者發了一本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喬治·奧拉寫的著作《跨越油氣時代:甲醇經濟》。
有不可考證的報道稱,十幾年前,李書福正是在看完了這本書後,內心愈發堅定了發展甲醇汽車的決心。
被這本書所影響的不只是李書福,原國家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由於多次爲甲醇汽車站臺,被業界尊稱爲“甲醇部長”,他在2015年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建議搞甲醇的同志都去讀一讀。
“看了以後非常讓人鼓舞,說明甲醇是很有前途的。書中提到,最有希望的方法是:回收二氧化碳,用二氧化碳做甲醇。通過催化氫化或電化氫化把二氧化碳用化學方法轉化成甲醇,這樣二氧化碳就可以作爲資源得到循環利用。”
何光遠是理論和路線的支持者,李書福是實踐者和推廣者。早在2005年,吉利就開始進行M100甲醇汽車自主研發,至今已經16個年頭。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兩會中,李書福曾多次提交與甲醇有關的建議。
2015年7月3日晚10點,李書福帶隊啓程前往冰島,和當地的碳循環國際公司簽署協議,以總額4500萬美金的投資,成爲碳循環國際公司的重要股東,並派駐董事會成員。這是吉利繼成功收購瑞典沃爾沃、英國錳銅汽車公司後,又一次出擊海外市場。
“甲醇是清潔的含氧液體燃料,儲運用便捷,資源豐富,用途廣泛,綠色甲醇是全球公認的碳中和必由之路。”6月13日, 2021中國汽車重慶論壇高端訪談上,已經鮮少露面的李書福發表講話,“這條路我們一直在探索,當然最後可能以失敗告終,但是我們現在還在堅持。”
李書福的執念之下,吉利乘用車和商用車中都積極應用甲醇。
“氫是未來儲能,甲醇就是氫的載體,我現在怎麼做的,電解水變氫氣,氫氣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補回來,然後變成甲醇,這個甲醇是復攤過程,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補過來,和電解質的氫氣發生反應。” 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採訪時,今年3月上任的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講述了應用甲醇的思路,與何光遠多年前的一脈相承。
如今,淦家閱已經出任吉利甲醇汽車組組長,對甲醇汽車的未來十分堅定。
“首先,我們認爲甲醇是一種替代石油的最佳液體燃料;第二,甲醇是中國最具備優勢的,煤基特種燃料,上次習總書記也提到了大力發煤基特種燃料,中國具備這方面的優勢。未來,如果能源不夠,買不進來,或者價格高了,這將是非常具有潛力的補充能料的新方式。”
目前,吉利甲醇汽車的推集中在B端,將從明年開始進行ToC的試點。計劃中,2022年,吉利將推出“雷神(參數丨圖片)智擎甲醇混動“車型,百公里醇耗在9L左右,每公里的出行成本低於三毛錢。到2025年,百公里醇耗將降到7.6L,相當於百公里油耗3.5L,每公里的出行成本兩毛錢。
吉利商用車集團CEO範現軍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採訪時也表示,從能源結構來看,“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能源發展面臨的現狀,油氣資源的對外依存度一直處於高位,而作爲生產甲醇的主要原材料——煤的儲量,我國可佔世界比重超33%。
成立於2016年的遠程汽車的其中的一條技術路線,正是以甲醇M100清潔能源和充換電技術爲核心的公路商用車體系。
經過5年發展之後,11月8日,遠程汽車首次公開亮相了代表下一代產品的新能源智能豪華重卡——星瀚H,這款產品支持純電換電、增程換電、甲醇P2等多種新能源動力形式,首款車型預計將於2024年量產上市。
太陽能
王傳福的夢想
比亞迪的簡稱是BYD,“build your dreams”翻譯成中文就是“成就夢想”。
2011年,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深圳召開的一個技術研討會中侃侃而談了一個多小時,再次詳細闡述了比亞迪的三大夢想:一是太陽能發電,二是儲能電站,三是電動汽車。
“太陽能的利用對我們人類、對我們地球是唯一可持續的。這也是我們比亞迪的第一個夢想。”王傳福說。
“長期看,能夠依靠的能源是太陽能,太陽能纔是人類真正依靠的能源。我們現在的風電、水電,風電就是太陽能,沒有太陽能哪有風,沒有太陽哪有雨。因爲有了太陽,黃河、長江,水的蒸發形成雲,雲再下到黃河上,再形成水電。”
王傳福說,油、煤,其實也是遠古的太陽能轉化的,光能作用形成植物,植物被動物吃掉形成動物,動物變成油,植物變成煤。而且太陽到地球的能量,一個小時,如果人類要都把它收集下來的話,可以供我們60億地球人用一年。
“太陽能纔是真正能夠伴隨我們人類一百年、一萬年,一百萬年的可持續能源。”
在企業成立之初,王傳福就已經畫下了帝國版圖,儲能的電池,新能源電動車和完全清潔的光伏發電,三者將支撐起比亞迪的盛世王朝。之後的很多次,王傳福都在孜孜不倦的講述着太陽能的夢想。
“大自然給了中東人石油,讓中東人短期暴富,大自然沒有給中國人石油,但是給了中國太陽能,中國有沙漠,可以用來發電,沙漠日照時間一年能達三四千小時。只要百分之一的沙漠鋪上太陽能電池板,中國的電就夠用了,所有的火電站都可以關掉,空氣污染會大大減輕。”
這段王傳福的演講視頻在網絡上廣爲傳播,一些人嘲笑他異想天開,但成大業者顯然不拘小節,認準的方向會頭也不回的走下去。
十年之後的6月9日,在2021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年會“大變局下開新篇”中國商業心靈全會上,王傳福發表了“比亞迪的堅持”主題演講。演講的開頭,他先播放了2008年親自主導拍攝的企業願景片,再次回顧了三大夢想。
“誰也不曾想到,太陽能行業能發展成現在這樣,當時的太陽能保持在1.6歐元/瓦,差不多是15元人民幣/瓦,現在是1.3元人民幣/瓦可做到上網。還有鐵電池,當時只能做到循環3000次,出租車續航300公里,但現在能達到600公里,循環1.5萬次。”王傳福再次肯定了當初的選擇。
如今,在光伏及儲能業務方面,比亞迪擁有硅片加工,電池片、光伏組件製造,光伏系統等全產業鏈佈局,業務足跡遍佈英美日等國家。
比亞迪太陽能連續多年獲Bloomberg Tier 1 全球一級組件製造商榜單,並且在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的《2020年組件與逆變器融資價值報告》中,比亞迪在光伏組件領域的可融資價值位居全球第8位。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的產業佈局與特斯拉“光伏+電動車+儲能”的戰略佈局十分相似。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在多個公開場合稱,特斯拉將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太陽能和更廣泛的能源業務上,最終可能會超過汽車業務。比汽車業務更早,特斯拉的太陽能業務已經開始盈利。
氫能
魏建軍的備胎
“氫氣汽車被證明不是氣候解決方案。在交通方面,電氣化已佔上風。虛假的辯論是在浪費時間。請尊重科學。” 今年5月,大衆CEO赫伯特·迪斯在推特上炮轟氫能。
“迪斯是對的。氫是一種極其愚蠢的汽車儲能形式。雖然將它用於火箭末級是最受關注的,但我不會考慮它的。”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挺迪斯。
氫能就像車市中的榴蓮,喜歡的人特別愛,受不了的人連味道都不能聞,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屬於前者。
“氫這個產業不是氫能源汽車的概念,實際上我們背後的邏輯是能源革命。”魏建軍在今年3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同於李書福和王傳福的“初心”,長城汽車在2015年纔開始切入氫能賽道,但這並不妨礙魏建軍對氫能的執着。
在過去6年裡,長城汽車已針對氫燃料電池技術投入了20億元。2019年,長城汽車投入4.5億元成立未勢能源。進入2021年,政策利好下,長城汽車對氫能的投入愈發堅定。
今年3月4日,長城汽車哈弗品牌總經理文飛昇任長城汽車沙龍智行CEO,負責長城汽車沙龍智行的各項業務管理工作,當時外界還在猜測文飛和沙龍的使命。
6月15日,來自長城沙龍文飛的內部公開信曝光了,文飛在信中提到,如果說特斯拉是全球第一的電動品牌,相信在不久的未來,SALOON將成爲全球第一的氫電雙能豪華品牌。SALOON想要實現的是第一個將氫能戰略落地,實現全品類氫能乘用車量產的品牌。
然而,到了廣州車展前夕,長城汽車的打法又變了。文飛表示,40萬元以上純電市場是中國品牌向豪華進階的關鍵。沙龍的品牌目標是,成爲40-80萬元中國豪華純電第一品牌。也就是說,沙龍已經默默“放棄”了氫能,但長城汽車沒有放棄。未來將有專門的品牌聚焦氫能乘用車板塊,這意味着長城汽車更堅定的選擇。
此前3月29日,長城汽車召開了氫能戰略全球發佈會,總結了過去5年的成績,也展望了未來5年的發展。
長城未勢能源董事長張天羽宣佈,未勢已經完成了氫能產業佈局以及研發體系、能力建設、技術攻關和產品驗證,正在規劃產業落地及市場開拓。
他同時預告,今年,長城汽車將推出全球首款C級氫燃料電池SUV,並在全球率先完成100輛49噸氫能重卡應用項目落地;2022年,首支高端乘用車服務車隊將出現在冬奧會的舞臺上;2023年實現核心動力部件推廣數量國內領先;2025年劍指全球氫能市場佔有率前三。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氫能是商用車未來理想的解決方案。目前,長城汽車所在的保定市已攜手北京、張家口、鄭州多個牽頭城市申報國家級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推廣城市羣,同步規劃了重卡、物流、客運、乘用車等4大運營場景,規劃示範推廣1330輛,氫能重卡項目的投運。長城汽車在氫能領域已經規劃了“商乘並舉”的路線。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條賽道上,長城汽車並不孤獨,日本的豐田和韓國的現代汽車都積極佈局其中。
“具體到關於氫技術與氫技術應用,這背後必須是國家的力量。”魏建軍一語道破天機。氫能、太陽能還是甲醇的發展,並不是一個人的戰鬥,只有在政策的推動下,纔有可能真正大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