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中國智慧停車市場 臺商下一個舞臺?

文/顏家家 照片提供/和昌未來科技

儘管美中貿易大戰仍方興未艾,但中國的汽車市場卻依然成長,根據最新統計數字,中國的機動車輛總數達到二.四億輛,但相對應的車位卻十分缺乏。

去(二○一八)年在廣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城市靜態交通論壇上,發表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停車位缺口超過五千萬個,大城市小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爲一:○.八,中小城市約爲一:○.五,遠低於發達國家的一:一.三。

智慧停車市場商機龐大

停車位缺乏,中國政府的政策就是大量興建,不管是增設路邊停車格還是興建立體停車場,都是解決的方案。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如何應用互聯網、APP、電子支付、AI人工智慧辨識車號等,整合爲智慧停車系統,成爲未來十年中國市場的新商機。

根據中國前瞻產業研究院釋出的《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資料顯示,二○一○年中國智慧停車市場規模僅爲一四.五億元,到二○一六年已增至六十二億元,而市場規模正以二○%左右的速度繼續增加,明年可望達到一百五十四億元。

但如此龐大的市場,其實並不是每個臺商都能切入競爭,所謂的智慧停車行業,大致上可分成停車裝置供應商、安全防護供應商、市政交管部門網際網路創業企業及網際網路巨頭等五大類。

目前,中國的智慧停車系統以路邊停車爲先行辦理對象,因爲立體停車或室內停車場在入場前多已裝設車牌辨識系統,停車時間均已有電腦系統計算,只要配合電子支付即可完成付費。但路邊停車不同,還是多半採取人工計費計單的方式,因此路邊停車的智慧解決方案,就成了下一個藍海市場,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路邊停車的智慧系統難度,在於攝像頭讀取辨識車號。在臺灣,目前在臺北臺南都在推廣智慧停車系統。

臺北市剛做好的「地磁」裝置技術設備,採用的是物聯網技術,在停車位上安裝傳感器,就能將車位是否停了車的數據信息,通過這個轉發器傳送至後臺計算機,計算機再將這些信息回傳到終端,比如手機上,但地磁的缺點,就是沒有視頻無法辨識車號。

至於最新的一代,就是視頻技術,視頻技術利用高清相機進行訊息採集與自動分析,從而獲得路邊車位訊息,可實現車牌抓拍、識別與比對以及部分交通事件檢測和違法的抓拍。但相機怎麼裝?怎麼供電?都是視頻技術必須突破的問題。

最早,高位視頻是最先被採用的技術,它必須架設類似紅綠燈那樣的L型電線杆電力,接着在上面裝置攝相機用來讀取辨識車牌,其中需要協調的相關部門繁多,程序非常複雜。裝一條街往往要協調市政、道路、電力等各個部門。

目前在中國大陸仍有相當多城市採用這種高位視頻整合系統,但因裝設成本高施工時間長,已逐漸被裝置在地面的視頻系統取代。

例如臺南市在去年已經在東區和宏碁合作試裝L立柱型的智慧停車系統,但今年三月,改推建置二千五百枚地磁偵測系統,但成效如何仍待觀察。

和昌未來科技搶進中國停車市場

目前在中國最新式的路邊停車智慧系統,早就揚棄了高位視頻和地磁系統,改採利用人行道的高低,設計出如同一臺機上盒大小的智慧停車辨識系統。

這套系統使用太陽能供電、以人工智慧辨識車牌,只要鑽上四個洞就能將裝置鎖緊在停車格旁,施工一個僅需十分鐘,不需挖馬路,繳費也已經與微信支付寶等電子支付綁定,十分便利。

研發出這套系統的和昌未來科技表示,目前在甘肅、河南、雲南、廣西、天津、山東等十餘省開始運作,但因切入時間點晚,仍須和其他如地磁、高位視頻等陸商競爭。

去年五月,作爲中國領頭羊的北京先行頒佈了「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自二○一九年一月一日起,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通州區已全面率先實行道路停車電子收費,其他的城市陸續跟進,但選擇高位視頻、視頻樁或是地磁的城市各有所好,端看該城市的裝設成本而定。

但唯一能確定的是,最後能勝出的關鍵,仍是車牌辨識度與施工時間的長短;而智慧便利停車系統,說穿了,內部的裝置便是攝像頭、晶片等基礎設備,誰能先搶下市場,誰就是贏家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週刊》999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