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訪談:五個“絕不答應”,表明中國的堅定決心!

(原標題:焦點訪談:五個“絕不答應”,表明中國的堅定決心!)

焦點訪談:五個“絕不答應”,表明中國的堅定決心(來源:視頻綜合)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1945年9月3日,中國人民終於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如今戰火已經熄滅,但當今世界仍不太平,逆全球化思潮、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等推動百年未有變局加速變化。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再次表明了中國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9月3日下午,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週年座談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回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艱辛歷程,高度評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貢獻,深入總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啓示,深刻闡述發展中日關係的重要準則,並就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要求。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向陽說:“一個方面,我想總書記的講話回顧歷史是爲了讓我們更好地面向未來,珍愛和平,維護和平,更好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我們回顧這段不平凡的歷史,是爲了進一步找到我們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包括偉大的抗戰精神、包括我們以愛國主義核心的民族精神。”

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在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中,長期積貧積弱、被動挨打的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這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鬥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鬥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中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支撐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這個偉大勝利也成爲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到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點。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洪向華說:“抗日戰爭的勝利它是結束了中國被屈辱和壓迫的歷史,捍衛了主權的獨立和完整,它爲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一個歷史條件。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它同時使中國重新獲得了世界大國的地位,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它是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個旗幟下,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所以它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動力。”

銘記歷史是爲了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9月3日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向抗戰烈士敬獻了花籃。

銘記歷史,是爲了牢記歷史的啓迪和教訓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入總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歷史啓示,他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的偉大勝利,是全民族衆志成城奮勇抗戰的偉大勝利,是中國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國以及各國人民並肩戰鬥的偉大勝利。習近平總書記還特別強調,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辛向陽說:“今天遇到很多風險,我們還要有一種衆志成城,要把全民族的力量調動起來,上下一條心。包括我們抗擊疫情其實也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我們真正贏得這次抗擊疫情的勝利其實也是體現了衆志成城。所以衆志成城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它展現的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它的本質是一樣的,就是全民能夠擰成一股繩。只要我們14億人民堅定團結在一起,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銘記歷史,是爲了不讓悲劇重演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發展中日關係的重要準則。他強調,正確對待和深刻反省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是建立和發展中日關係的重要政治基礎。牢記歷史經驗和教訓,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讓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讓世界各國人民永享和平安寧。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辛鳴說:“忘記歷史意味着背叛,這句話對我們今天的中國人來講至關重要,其實我感覺到,對今天的日本人民來講更加至關重要。要想避免再發生75年前的那樣一場侵略戰爭,日本人民一定要認清楚日本軍國主義的罪惡。只有真正對這種罪惡進行認真深刻反省,我們纔不會重蹈歷史覆轍。”

銘記歷史,更是爲了更好地開創未來。

中華民族歷經戰亂和苦難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只有國家富強,人民才能安居樂業。75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窮二白到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如何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五方面要求。他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以人民爲中心、必須堅持鬥爭精神、必須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辛鳴說:“這五個必須是我們來之不易探索的成果,又是我們未來發展必須堅持的須臾不可動搖的根本原則。中國社會從75年前到新中國成立70年來,再到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爲什麼?因爲我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歷史證明中國社會未來發展也一定要按照這條路往下走。”

在五方面要求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了中國維護和平的堅定決心,這也是中國一直堅持的原則。在5年前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曾多次提及“和平”,並宣佈中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

經歷過戰爭的人們,更加懂得和平的寶貴。14年浴血抗戰,中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一半國土被踐踏,軍民傷亡3500萬,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辛向陽說:“因爲我們經歷了這麼多的戰亂、戰爭,我們是用非常大的代價贏得了極爲珍貴的和平,我們中國人民對和平是珍視的,極爲珍視的,這是一個歷史的原因;再一個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想跟我們民族文化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因爲中華民族是從來不去侵略別人的一個民族,歷史上就沒有這種基因;再一個我們走和平發展道路也是基於我們社會主義的性質,我們不會去奴役別人,我們更不會搞殖民擴張,我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和平發展,內生髮展,使我們自己不斷髮展起來,在發展過程中我們要給世界作出更大的貢獻。”

今天,和平與發展已成爲時代主題,但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的舊觀念依然不願退場。

75年前,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並肩戰鬥,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75年後,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更加凸顯人類命運休慼與共。以史爲鑑,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成果、推動人類共同發展仍需國際社會團結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洪向華說:“當前世界各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類共處一個命運共同體當中、利益共同體當中,我們面臨着很多共同的問題,任何一個國家它都不可能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也不可能不依賴別的國家而自我發展起來,所以這就需要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共同發展。”

雖然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但也不會任人欺凌。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提出了五個“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醜化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歪曲和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否定和醜化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通過霸凌手段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中國、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阻撓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破壞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發展權利、破壞中國人民同其他國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壞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洪向華說:“五個‘絕不答應’實際上是彰顯了向世界宣告和昭示了中國人民的信心、決心和勇氣,就是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任何人、任何事件、任何國家都不能阻擋我們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

75年前的勝利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來之不易。鑑往事,知來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仍然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挑戰,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荊棘坎坷。面對未來,我們仍然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壓倒一切困難而不爲困難所壓倒的決心和勇氣,敢於鬥爭,善於創造;仍然要用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用我們的底氣、能力和智慧,萬衆一心,風雨無阻,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