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春困惱人,日常三點預防春困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本公衆號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中國中醫”進行關注

春困其實是季節交替人體出現的生理變化。

江蘇省崑山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徐進康指出,中醫認爲肝與春季相應,肝主疏泄與藏血。春季萬物生髮,肝氣旺盛。肝火橫逆犯脾克胃(木旺克土),導致胃失受納、脾失健運,脾胃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損傷,則氣血生化不足;同時肝火偏旺,影響肝藏血的功能,致使五臟六腑失去氣血的滋養。因此春季常會出現乏力、頭暈等症狀。

雖然春困不是病,但是卻會影響人們生活作息,降低工作效率。“春三月”指的是從立春到立夏這三個月,這是一個推陳出新的季節,我們應順應時節,“溫和”養生。《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言:“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行。”意思是說,春季人們應該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鍛鍊,散步踏青,保持心情舒暢。

日常三點預防春困

睡眠充足

《黃帝內經》中說:“人臥血歸於肝,目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充足的睡眠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夜間睡眠足夠也有利於抵抗白天“春困”帶來的疲勞感;另外,保證良好的睡眠還要做到“睡後勿思想”。同時午後也可適當小憩,閉目養神,使我們的機體得到有效的調整,緩解疲勞。

飲食調養

中醫認爲,春天是肝氣主導的季節,肝氣旺盛,肝勝脾,脾失運化,水溼內停。加上春季陰雨綿綿,外溼易困阻脾陽,引起氣血運行不暢,經脈不通;由於溼性重濁黏膩,人體易感到疲乏、嗜睡。因此,健脾祛溼能夠有效地解除春困。像懷山藥、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物,都是健脾祛溼佳品。春季也要多吃綠色的“香”菜補助陽氣,比如香椿、香菜、香蔥、韭菜等。韭菜,又叫“初春第一蔬”,味甘性溫,有溫中下氣、養陽的作用,脾胃虛寒者尤爲適合。香椿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有助於提高神經系統興奮性,增強人體的應激能力,常吃可以消除春困,提升精力。

戶外運動

“動則養陽”,春季陽氣初升,陽主動而陰主靜,陽氣充足,機體活躍,則睏倦自除。運動有利於氣血的運行,還可以讓四肢的肌肉得以舒展,幫助細胞和組織得到充足的氧氣供應,讓大腦變得更加清醒,進而緩解“春困”。

春天裡最好的戶外活動是踏青出遊和放風箏,尤其放風箏時的跑動、牽線和控制,可以促進身體四肢、大腦和眼睛的協調。風箏高飛時,眼睛遠眺,雙目的肌肉得到調節,既可以消除疲勞,還可以明目養肝。

中醫手段緩解春困

梳頭按摩

早晚用梳子或者指腹從前額髮際處開始梳捋,經頭頂,一直到腦後,再從前額髮際移向耳側髮際。途經百會、風池、太陽等穴。動作輕柔緩慢,可以有效刺激頭部血液循環,消除疲勞。

穴位按摩

按摩足三裡、豐隆穴等健脾化溼要穴;推敲肝膽經,揉捏太溪、崑崙穴,有助肝氣升發,緩解疲勞。

中醫養生操

八段錦、太極拳等,常練習可疏通全身經絡。

提高警惕鑑別“春困”

當然春困也有真假。當出現疲倦乏力甚至頭暈目眩時,可能已經不是“春困”了,需要排除貧血、甲狀腺功能減退等病症,最好至醫院完善血常規、甲狀腺功能等各項檢查。老年人特別是合併有高血壓或腦動脈硬化者應尤其注意提防中風。

編輯:王迪

中國中醫

微信號:satcm01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中醫,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產經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