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展鵬:水東街
水東街
水東街大概是惠州最“割裂”的一片區域,水東街的入口處,從東新橋進去,是繁華的商業街,一到晚上,就會有許多年輕人過來喝酒,富有活力;燈紅酒綠的不遠處,又是年邁的老街區,時間彷彿被凍結在了四十年以前。其實,這樣子的景象好像並沒有多少年——我小學的時候,惠州開始追溯蘇東坡的足跡,在水東街重修合江樓和東新橋,這一片纔開始翻新;然後又一直到我上大學的時候,新修建的商業街得以啓用。
有一些老惠州人似乎不太喜歡這一條商業街,感覺它的出現破壞了水東街原有的古樸氣質;我的觀點大概有些許的相反——如果這一條商業街可以帶動惠州的旅遊和消費,那麼所產生的收益也可以很好地反哺被保存下來的老街區,有可能是一個雙贏的策略;而且,這其實才是水東街更加早的模樣。作爲明清兩代在東江流域的重要商埠,這一片區域見證了無數商賈的興盛與衰落。那時候的水東街,商業興盛,人口稠密,騎樓沿道路兩側宛如盤龍一般蜿蜒,茶肆、酒樓、雜貨鋪、金號銀樓林立,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只是隨着歷史的變遷,它逐漸地褪下了昔日的華美袍子,街市的喧囂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市井生活的煙火氣息,慢慢歸於平靜。現在的水東街,又吸引了無數的年輕人過來小酌或者聚餐,只是回到了歷史的原點罷了。
說水東街,當然就不得不提到蘇東坡。相傳,他在紹聖三年,公元 1096 年,於此處購置了房子,並且在次年遷入,又寫下了“前年家水東,回首夕陽麗”(《遷居》),水東街的地名由此而來。蘇東坡居住期間,不僅採納了羅浮山道士鄧守安的建議,在西枝江修建了東新橋,還在合江樓寫下了許多詩詞,讓這一片地方至今都仍然是蘇東坡文化的重要載體。雖然今天的東新橋和合江樓都是重新修建的,但諸君若是想要重走蘇東坡走過的道路,感受他所看到過的風景,亦不失爲一次難得的體驗;從水東街出發,沿着東湖環島綠道走,還可以去到東坡祠,瞻仰蘇東坡的故居所在地。據說,以前的惠州府和歸善縣的官員到任之後,都必須要拜謁東坡祠,不知道是真是假。
回到水東街,尤其是老街區,撲面而來的,是惠州過去幾十年以來的人情味的沉澱。我也不是完全贊同開闢新街,在惠州生活十餘年,又怎麼會對這一片土地的過去沒有感情呢?只是你看,一排排的騎樓,裸露的牆磚附着着滄桑,一家家日用品、玩具店、服裝店,覆蓋了一層昏黃的濾鏡,街上行人寥寥,唯有一些小吃店還保留着些許的人氣。“喜帖街”的道路兩旁,老人家坐木椅,一邊扇扇子,一邊對着路面發呆,身後的房屋傳出來一陣又一陣電視機所發出來的聲響。回頭望過去,偶爾還會有幾個穿着時髦的年輕人走過,歷史和現實在這兒完成了重疊。特別特別可惜,這樣子的景象好像也快要不復存在了,舊城改造的度到底在哪兒,對於惠州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我自己以前對水東街的印象倒是不算很多,從小到大都沒有去這兒住過,也因此而認爲水東街是一個很遙遠的存在。不過,小時候貪玩,喜歡買玩具,媽媽便會開車帶着我去那一邊的玩具批發市場買學校門口的小賣部會賣的玩具,一整個一整個的買,便宜很多,什麼抽小武器的,還有什麼抽彈球的。腦海裡面總是閃過那一些日子的畫面,一個昏黃的下午,難得能夠“跋山涉水”,來到離家“遙遠”的水東街,深入玩具店的灰暗角落,慢慢地找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媽媽就站在外邊,車也停在外邊,時間走得格外的慢。
這一些畫面早已經由現實化作了回憶的殘卷,聽說這一些玩具店到現在都還在,也有說已經拆完了,不管怎麼說,水東街正在經歷變化,而我自己離開得也實在是太快了。
作者簡介
何展鵬,青年作者,惠州市作家協會會員,香港都會大學創意寫作碩士,曾經出版個人專著《馬戲團》,作品見於《文學月報》《今日文藝報》《東江文學》《青年文學家》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