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也熬夜?可能是人類害的
◎劉鳴章
和人類一樣,野生動物往往也在特定的時間中更加活躍,比如大多數鳥類和人類一樣是日行性動物,主要在白天活動,夜晚休息;大多數蝙蝠則是夜行性動物,僅僅在夜晚出沒。在科學研究當中,這種生物體在24小時內表現出的週期性活動模式被稱作“日活動節律”。
演化的結果
野生動物的日活動節律是長期演化形成的結果,許多外部因素可能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作用。例如,在距今約2億年前的中生代,現代哺乳類動物的祖先們幾乎都是夜行性的,這是因爲此時地球上的霸主——恐龍,往往是在白天活動的,哺乳動物不得不“伏低做小”,通過在夜晚活動來躲避恐龍的捕食和競爭。一直到大約5000萬至3000萬年前,恐龍日漸式微時,哺乳動物中的一支,也就是現今靈長類的祖先,才率先逐漸演化出了以日行性爲主的日活動節律。
然而,在恐龍滅絕數千萬年後的今天,許多哺乳動物不得不和它們的祖先一樣體驗另一種“超級捕食者”的恐懼,並因此增加在夜晚的活動時間,而這種“超級捕食者”正是人類自己。
動物爲什麼“熬夜”
在《科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人類活動對62種哺乳動物的日活動節律產生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與人類干擾較弱的地區相比,生活在人類干擾較強地區的哺乳動物平均將它的夜間活動增加了1.36倍。具體而言,假設某種動物的活動原本有一半在白天,一半在夜晚,那麼平均而言,當人類活動較強時,這種動物在夜晚的活動將增加到68%,在白天的活動則相應減少到32%。
例如,在加蓬沒有狩獵活動的地區,花豹有46%的活動發生在夜晚,在狩獵活動頻發的地區,這一比例則上升到了驚人的93%;在波蘭的天然林中,野豬有48%的活動發生在夜晚,在城鎮地區,這一比例則上升到了90%。一些看起來對野生動物無害的活動,例如徒步與生態旅遊等,也可能增加哺乳動物在夜晚的活動。例如,在阿拉斯加人跡罕至的地區,棕熊僅有33%的活動發生在夜間,在開展生態旅遊的地區,這一比例則上升到了76%。
從好的方面講,哺乳動物們通過減少白天活動,增加夜晚活動,能夠更好地和人類實現“錯峰出行”,從而減少與人類發生衝突概率。
從壞的方面講,調整日活動節律也可能需要野生動物付出不菲的代價。野生動物的生理結構往往是與其生活習性相適應的。例如,多種靈長類(即各種猿猴)往往主要在白天活動,相應地,與適應夜間活動的物種相比,它們的角膜尺寸較小。因此,在夜晚不能獲得足夠的光照時,它們就變成了“瞎子”。人類活動的日益擴張可能使這些動物陷入兩難的境地:如果繼續在白天活動,它們將面臨較高的被人類殺死的風險;如果增加在夜晚的活動,它們尋找食物、配偶和躲避天敵的效率都將大大降低。
另外,日活動節律的變化可能也會擾亂自然界原本的食物鏈。例如,在美國的聖克魯茲山脈,郊狼原本主要在白天活動,並且捕食同樣在白天活動的松鼠和鳥類,但隨着城市的擴張,郊狼在夜晚的活動增加,並且轉而捕食在夜晚活動的老鼠和兔子。通過捕食,郊狼及其他食肉動物可以控制獵物的種羣數量,因此,這種捕獵對象的變化可能導致一些獵物的數量出現難以控制的增長。
除了日活動節律以外,野生動物的許多其他行爲也都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比如野生動物的捕食頻率、活動範圍、移動速度和距離等等。與野生動物的滅絕相比,這些變化更爲隱秘,但同樣可能影響生態系統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福祉。如何通過恰當的管理與保護,使人類在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儘量減少對野生動物產生的影響,是科學界乃至整個人類社會都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文章來源於微信公衆號國家自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