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故事輕輕說 飛人讓黑白世界透出微光
飛人集社劇團作品《黑色微光》,以新聞事件爲靈感,描述小男孩目睹母親殺掉父親的人倫悲劇,餘生如何修復內心傷痕,和自己相處,劇中以偶戲和光影戲爲男孩打造一個心靈庇護所。(飛人集社劇團提供)
近來受虐兒、家暴事件頻傳,是社會一大隱憂。活躍於各大國際藝術節的飛人集社劇團,和美國光影戲大師賴瑞.李德首度合作作品《黑色微光》,以真實新聞事件爲靈感,透過偶戲和光影戲手法,關懷人倫悲劇,故事描述一名小男孩目睹母親殺掉父親後,餘生如何修復內心傷痕,和自己相處。
偶戲導演石佩玉表示,這是沉重的事件,「我們透過偶戲、光影戲表現,淡化事件發生的過程,併爲劇中男孩打造一個心靈庇護所,讓他能在其中感到安心,並一點一滴地釋放自己。」
《黑色微光》由林唐聿擔任編劇,故事從經歷事件後的小男孩說起,他爲了保護自己,躲進想像空間裡,同時還有一個幻想中的朋友,陪他一起說話、成長,直到他必須和這個想像中的朋友分離,掙脫創傷回憶,試圖讓傷口結痂。
石佩玉表示,賴瑞.李德的光影戲,特色之一是要求以能容納真人大小的布幕作投影呈現,「在光影戲的橋段,就是男孩的內心世界,前方的偶戲是真實世界,一名演員飾演男孩的演員,就在這虛實之間交錯。」
演出過程中,有段手的森林段落,只見此起彼落的手不斷出沒,石佩玉表示,「這是男孩的心理印記,事件發生時,周遭的大人都急着伸出手,但他無法分辨要選擇哪一隻手,也不知道哪一隻手是要幫助他。」
石佩玉表示,劇中主人翁的心境變化,並非編劇和團隊憑空想像,「我們特別諮詢心理師,請他們就專業觀點爲我們確認,在角色和情節的設定上是否偏離現實,或是有過多想像,期望能真實呈現狀態,但在情節上不冒犯人、也不渲染。」
石佩玉表示,「受害者在事件過後的創傷症候羣都是隱性的,期望這部作品,能帶給社會一些安慰和心理支持,也讓來看戲的親子,有機會開啓討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