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大躍進”,魏建軍是在“放衛星”嗎?

礪石導言:魏建軍最近提出的長城汽車2025年戰略目標,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和嘲諷。其到底是在放衛星,還是有一定底氣?

張軍智 | 文

長城汽車集團董事長魏建軍,最近放了一顆“大衛星”。在6月28日第八屆長城汽車科技節上,他提出了長城2025年的戰略目標:2025年實現年銷量達400萬輛,其中的80%將是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超6000億元,未來五年累計研發投入1000億元......

此言一出,輿論瞬間譁然,因爲這個目標和長城現狀,差距實在過於懸殊。

首先在銷量方面,長城2020年總銷量是111.2萬輛,如果2025年要實現400萬輛的年銷量,也就意味着5年內增長要提高260%,年複合增長率要達到29%。但根據過往長城5年的表現,其增速最高的一年也只有4.84%。

再看新能源汽車,2020年長城的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還沒有突破6萬輛,但5年後卻要實現320萬輛的銷量,此間的差距和難度有多大?不言而喻。

而營收方面,過去幾年,長城的營收一直徘徊在千億左右。6000億的目標與現在的營收之間,還差着5個現在的長城。

正因爲這肉眼可見的懸殊差距,所以魏建軍公佈了“2025年的戰略目標”後,網上出現了一片嘲諷之聲:“魏建軍喝高了”“長城在搞‘大躍進’”“吹牛不上稅”……

但偏偏軍人出身的魏建軍,卻是一位公認“靠譜”的商界硬漢。其自1990年以來,將長城汽車從一家基礎極爲薄弱的鄉鎮企業,發展成爲如今年銷百萬的跨國車企。長城旗下的多款產品更是創造了中國車企史無前例的成績,比如:哈弗SUV連續11年保持中國SUV銷量冠軍;長城皮卡連續23年保持中國皮卡國內、出口銷量冠軍;WEY品牌成爲最快達成40萬銷量的中國豪華SUV品牌……

所以對這樣一位人物嘴裡說出的話,哪怕是普通大衆聽起來“很不靠譜”的話,我們也決不能等閒視之。那麼魏建軍爲什麼要喊出這樣的目標?給自己設定這麼高目標的背後,他的底氣又來自哪裡?

1

“機會只有一次”

衆所周知,汽車工業是一個典型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業,要想掌握領先的技術,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中國汽車工業相比歐美、日本等國家起步較晚,這也導致自主品牌在汽車的核心三大件方面長期落後於國際巨頭。改革開放之後,中國汽車工業雖然竭力追趕,但在“三大件上”與國際上領先的技術依然有着顯著的差距,比如發動機,大家言必稱寶馬、本田,再比如變速箱,國人首推的通常是愛信與採埃孚。

但是隨着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越來越成熟,以電動汽車爲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具備了挑戰傳統燃油車的實力。這也意味着傳統燃油車巨頭的技術優勢不再那麼明顯,任何一家車企,如果能掌握引領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就有可能把握未來。這種技術趨勢,顯然對一直在苦苦追趕國際巨頭的中國車企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機會。

而且在政策層面上,爲了降低碳排放,各國政府也在強力推動汽車產業的變革,比如中國政府計劃202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要達到20%;日本政府計劃2035年禁售燃油車;歐洲各國政府也制定了淘汰燃油車的時間表……

另外資本市場上,新能源汽車企業,也受到了極爲火熱的追捧。特拉斯全球銷量僅佔不到1%,但市值一度超過了傳統上市車企市值的總和;2020年只交付了4.37萬輛的蔚來汽車,市值去年竟然超過千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產品上市不到3年的小鵬汽車,市值比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還要高……

現在所有人都清楚,百年汽車工業已經走到了一個產業發展的轉折時刻,傳統燃油車即將落幕,以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爲標誌的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爲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所以面對這樣百年不遇的產業機遇,中國汽車品牌唯有抓住,纔可能趕超國際汽車巨頭。魏建軍對此有着清醒的認識,他說:“中國汽車品牌,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超越,只有在這三至五年的時間裡,快速放大優勢,纔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這個新賽道上領跑。而且,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只有一次。”

優秀的企業家,通常都是善於把握產業發展節奏的人,他們在該進攻時絕不保守,該防守時絕不冒進。對於魏建軍而言,對於中國汽車產業而言,現在顯然正是一個值得傾注全力一搏的時候。

站在汽車產業發展的歷史角度而言,我們就不難理解魏建軍爲何要喊出那麼高的目標,因爲這麼好的機會,對一代人而言,只有一次。

2

長城的技術積累

現在,幾乎人人都看到了這次汽車產業轉折帶來的機遇,但看到機會並不重要,能抓住機會纔算。魏建軍敢於給長城制定看似“脫離實際”的目標,自然心裡是有底氣的。那麼他的底氣何在?

在筆者看來,長城最大的底氣,就是其技術信心。

對技術研發的執着早就融入了長城汽車的企業基因之中。2000年時,當很多國內車企還在依靠合資廠的發動機度日時,剛打開市場局面的長城汽車就斥資8000萬元,收購華北汽車廠,並在同年成立了長城內燃機公司,引進了日本、美國和德國的先進製造設備,開始生產發動機。從那時開始,長城汽車就毫不迴避汽車產業的核心技術難題,迎難而上,並逐步縮短了與國際先進發動機技術的差距。長城旗下的多款發動機,也從2009年之後,多次位居“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之列。另外,長城也是國內少數幾家,完全掌握汽車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技術的汽車企業。

而在引領未來的新能源汽車領域,長城的技術研發也是碩果累累,涵蓋了混動、純電動、氫能三大技術領域。

混動領域,去年年底,長城推出的面向全速域、全場景的“檸檬混動DHT”技術,在燃油經濟性、動力性、舒適性方面,足以與全球混動技術領先的豐田與本田相媲美。搭載長城領先混動技術的拿鐵、瑪奇朵、赤兔、哈弗XY等混合動力車型也即將上市,另外,基於縱置P2混動架構打造的3.0GDIT+9AT動力組合,也將應用於生產硬派越野車的坦克平臺。據悉,2023年,長城還將推出第二代“檸檬混動DHT”,並推出熱效率45%+的混動專用發動機。

純電領域,電池技術是核心。長城汽車的“大禹電池”,採用了三元811電芯,通過改善電池結構以及加入冷卻、排爆系統,在電芯熱失控之後也能避免電池組發生起火、爆炸問題。這款電池將在2022年全面應用到長城旗下產品。

氫能領域的技術研發,長城已經是國內車企的領先者。長城集團旗下的未勢能源,掌握了包括燃料電池發動機、電堆、膜電極、儲氫系統等全套的氫能關鍵技術,目標是構建“制氫-儲氫-運氫-加氫-應用”一體化的產業鏈生態。據悉,2023年長城汽車將推出首款全尺寸氫燃料電池轎車。

在智能化領域,長城汽車去年發佈的“咖啡智能”品牌,涵蓋了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智能電子電氣架構。最近,長城汽車又發佈了升級後的“咖啡智能2.0”,該系統以“智慧、智聯、智駕”爲開發導向,包括1個智能中樞+1個強大基石+3大智能升級,將於2022年三季度推出。屆時,長城汽車智能座艙將比上一代CPU運算能力提升2.5倍以上,FOTA大版本每3個月升級一次。另外到2025年,長城汽車的高階自動駕駛前裝滲透率將達到40%以上。

綜合來看,長城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關鍵技術積累,已經處於行業的前列,但接下來5年,長城還將投入1000億元進行研發,要知道,2020年長城汽車的研發投入是51.5億元,隨着研發費用幾何倍數的增長,長城的領先技術以及新產品勢必將會大量涌現。而在這些技術和產品的加持下,長城汽車的市場也必將迎來井噴。

3

佈局國外市場

長城2025年要實現400萬輛的年銷量,但目前長城的年銷量只有100多萬輛,中間近300萬輛的差距如何彌補?顯然,單靠中國市場是不可能實現這麼大的跨越,那麼長城靠什麼?在魏建軍看來,其中重要一環是海外市場。近年來,長城一方面推動整車出口,另一方面積極在國外市場建廠佈局。

目前長城的海外建廠情況大致下:

2019年,在俄羅斯建成投產了俄羅斯圖拉工廠;

2020年1月,長城汽車簽署了收購通用汽車印度塔裡岡工廠的協議;

2021年6月,長城在泰國羅勇工廠正式投產;

長城汽車還正在考慮收購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在巴西的一家工廠;

同時,長城正在推進南美、歐洲等地的整車項目……

“全球化是汽車產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發展路徑”——魏建軍表示:長城汽車已經構建了以中國爲核心,涵蓋亞洲、歐洲、北美的“七國十地”研發佈局;在生產方面,我們在中國建立了9個整車生產基地,在海外建立了俄羅斯、印度、泰國3個全工藝整車工廠,和5個KD工廠。

品牌是中國車企開拓海外市場的短板,不過長城的品牌正逐步得到了國外用戶的認可。在澳大利亞,曾經主銷本田SUV的商家,如今放滿了長城的SUV;在俄羅斯,長城哈弗H9,已經進入軍隊的裝備之列;在中東,長城旗下的SUV、皮卡隨處可見……

雖然2020年,長城汽車海外銷量不夠高,只有7.01萬輛,但相信隨着長城的全球化大力佈局,未來長城的海外銷量將會大幅提高,海外市場也將會成爲長城新的增長極。

4

“企業大變革、用戶大運營”

爲了實現長城汽車2025年的宏偉目標,除了大幅提高研發投入,全球佈局之外,魏建軍在6月28日還提到了兩點,一是優化企業結構,二是更加註重用戶的運營。他說:“未來的五年,是汽車產業格局重塑的關鍵五年,是中國汽車領跑新賽道的唯一一次機會。長城汽車在新賽道上將加速前行,堅定全球大布局、持續研發大投入、深化企業大變革、創新用戶大運營。”

長城提出要將企業從B2B向C2B轉型,圍繞產品、服務、品牌、價值4個維度和用戶開展共創。但要實現這樣的轉型,就必須先實現企業組織的變革,爲此,過去三年,長城汽車對其組織架構進行了一系列調整。

簡單來說,就是兩個打通。一方面將品牌、商品企劃、研發部門打通。其中,在商品企劃階段,前後端的職能部門都要參與其中,使整個企業在該過程中更加關注市場競爭、關注消費者,獲得更多有效信息;另一方面,將作戰單元打通,通過流程及數字化變革,做強品牌公司管理,讓品牌公司的各“作戰單元”有機會直接面對用戶。

“將每一款車、每一個品牌都作爲一家創業公司、一個集成團隊”,魏建軍曾對此解釋稱。

以一款車去集成一個團隊,打通包括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等各個端口,每一個作戰單元都要對一款車負全責,反之,一款車的銷售情況也會直接影響到作戰單元中的每一個端口,甚至每一款車的全生命週期鏈條的每一環都與每個人息息相關。這樣做,無疑讓每款車的生產、營銷、售後服務的效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比如,市場端在研發之初,就可以直接代表用戶發聲,避免過去閉門造車的弊端,整個團隊也會形成“以用戶爲中心”的緊密團隊,每一項工作都做得有的放矢。

組織架構的改革,目的是以產品和用戶爲核心,讓用戶的聲音能夠更直接、準確地傳達到能夠影響產品企劃、開發、決策的環節中去。這也就是魏建軍所講的從B2B向着C2B轉型,也是“用戶大運營”的思路。

事實上,用戶運營的好處,長城已經感受到了。近年來長城旗下的幾款爆款產品,比如歐拉推出的白貓、黑貓、好貓,哈弗品牌的大狗,其名字都是來自用戶的建議。外觀驚豔衆人的長城炮黑彈、改裝版的賽博坦克,也是來自用戶自發的策劃和改裝。以用戶爲導向,讓用戶參與到產品的開發與決策環節,不僅提升了產品的曝光度,而且也實實在在提升了長城汽車的產品力。

目前長城旗下的多個品牌,用戶運營總數已達千萬級,日活超百萬級,未來隨着長城汽車的“用戶大運營”進一步落實,其必定將從用戶羣體汲取到更強更多的發展動力。

5

結語

總得來說,爲了實現2025年的目標,長城的策略是:加大研發力度、全球化佈局、組織變革、用戶運營。而在這幾方面的積累和小試牛刀,也給了魏建軍信心和底氣。

魏建軍看似這次提出了一個極爲“脫離實際”的戰略目標,但面對百年汽車產業變局帶來的機遇,長城沒有退路,只有奮勇向前,而且長城也並非毫無勝算。

作爲中國民營車企的典範,長城近年來發展的勢頭迅猛,產品叫好又叫座,如果這一次再實現跨越式的成功,長城無疑將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巨無霸中國車企,中國也會出現一位真正的世界級車企巨頭。對於有着這樣雄心的中國企業,不論勝負成敗,筆者都認爲,我們應該給予的掌聲和鼓勵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