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活到老賺到老 自主理財計劃
文/廖君雅
那時候我35歲,房貸纔剛還清,有1天半邊臉就不能動了,就這樣昏迷3天,住院兩個禮拜,朋友來看我,還忍不住哭了!之後我出院第1件事,就是立刻加保壽險。」10月的某個周5傍晚,我們和陳先生聊了近1個小時後,突然聊起這段往事,很難想像,眼前這位侃侃而談、樂觀開朗的工程師,竟經歷過如此大的人生轉折。
今年43歲的陳勝白(化名),有長期運動習慣,原本計劃好好衝刺人生,但在經歷中風之後,他決定50歲就要退休了,「爲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我要儘早脫離無塵實驗室。」陳勝白說。
離設定目標只剩7年,陳勝白每月薪水一匯入薪資帳戶,就自動轉帳到他另1個股票戶頭,隨時投資運用,所以可運用的現金經常不超過10萬元。他解釋,這樣1方面強迫自己把錢鎖在另1本退休存摺上,纔不會亂花;另1方面保留進可攻退可守的空間,希望未來能有包括股息和資本利得的現金流收入,不需要資產幾千萬元,就能安心退休。
陳勝白的考量絕非杞人憂天。截至9月底,臺灣百歲人瑞高達3224人,臺灣老化指數自今年2月底首度破百,再度重重敲響了人口老化的警鐘;這代表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正式超越14歲以下的幼年人口。回顧2001年,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僅有197萬3千人,但這1數字到了去年底竟來到310萬六千人,整整多出110餘萬人,佔總人口數比率從8%攀升到13%。
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臺灣在2026年的老年人口比率將衝破20%,也就是每5個人中,就有1位是65歲以上的長者,成爲超高齡社會。
再看看最新公佈的生命表,國人平均壽命爲80歲,若把時間拉長至20年,可以發現趨勢1路向上;也就是說,當我們正式退休或來到60歲,隨着醫藥和保健生技的不斷研發精進,屆時的生命表所呈現的數據,肯定會比現在還長。
一六年,由英國倫敦商學院兩位經濟學教授林達.葛瑞騰、安德魯.史考特所着的《1百歲的人生戰略》書中指出,人類壽命正以每10年多2歲的速度增加,10歲的小朋友未來平均壽命將超過百歲。他們更提醒讀者…(本文節自財訊542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有備無患 及早提升長照戰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