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陸企品牌戰火 延燒網路行銷
最近有兩家陸企在網路上相當出名,分別是「李寧」和「蒙牛」。前者拍了一支廣告片,結果在youtube上達到3萬多次的點閱率,是其在爭取成爲全球品牌的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後者則僱用網路打手陷害對手伊利。陸媒稱,網路行業本來就是一個依靠創新來推動的領域,而這個領域卻出現了依靠惡性商戰來爭奪地盤的局面,長此以往無疑將扼殺創新。
李寧公司打造了大陸著名的運動服裝品牌,最近爲了在美國站穩腳跟,針對網路族羣拍攝了一支新廣告,在YouTube點閱率接近3萬次,而在優酷網點閱近26萬次。
這支廣告的賣點在於將品牌名稱以幽默的對白深植人心,並且請來的演員和廣告製作公司都是大卡司。例如廣告主角爲演出HBO《火線重案組》(The Wire)和《Chappelle's Show》而知名的演員羅林斯(Donnell Rawlings),以及出演《40歲處男》(The 40 Year Old Virgin)的貝納(Gerry Bednob)。負責的廣告公司則是曾爲可口可樂和洛杉磯湖人隊製作廣告的加州Venice Beach廣告公司Zambesi Ink,它還曾與籃球巨星科比‧布蘭特(Kobe Bryant)合作﹐爲以他名字命名的耐吉(Nike)鞋製作廣告,看得出李寧以年輕、活潑爲主的企圖心。
在這支長度接近2分鐘的廣告中,扮演美國海關人員的兩人對一位中國年輕人產生了懷疑,因爲他的行李中有一款他們從未見過、也從未聽說過的產品:名爲「F2」的防水籃球運動鞋,於是詢問它是什麼。年輕人回答:李寧。由於「李寧」的英文發音聽起來像是「leaning」,於是由貝納擔任的海關人員吼叫着回答:「我很想揍你一頓!( I'm Li Ning towards kicking your axx)」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分析,廣告公司Zambesi並不打算拿這則廣告去贏得戛納獎(Cannes)或艾菲獎(Effies),但它在嘗試爲一個仍不爲多數美國消費者所知的品牌打造一種活潑的個性。雖然美國仍在艱難地擺脫經濟衰退的影響,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運動服裝市場,是李寧在爭取成爲全球品牌的過程中需要爭取的重要領地。
李寧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其名稱來自於前奧運體操運動員李寧,由他在20年前創辦。根據財報,今年上半年李寧公司收入45億元(人民幣,下同,約 6.71億美元),較2009年同期增長11%。而李寧在中國以外的銷售收入,在今年上半年總收入中,只佔1%左右。
雖然規模仍舊遠小於全球運動服裝巨頭耐吉,但李寧已經在向耐吉的大本營前進。今年1月,李寧公司在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開設了一個展廳,離耐吉位於俄勒岡州比佛敦的總部相去不遠。李寧還透過Foot Locker Inc.旗下的零售商Champs Sports以及Eastbay,在美國銷售鞋子。
蒙牛事件則是在今年7月,部分陸媒發佈《深海魚油大多有問題,專家稱造假現象嚴重》、《深海魚油市場魚龍混雜,所含EPA成分存巨大隱憂》等文章,隨即網路上又熱傳「深海魚油不如地溝油」的帖子,引發大陸民衆關注魚油品質問題,強化「魚油中所含EPA成分對嬰幼兒健康不利」的認知,最終將矛頭指向添加了深海魚油的「伊利QQ星兒童奶」。事後調查發現,這是一件由蒙牛集團相關人士在背後策畫的抹黑行動。
內蒙古警方證實,今年7月14日,博思智奇公司與蒙牛集團「未來星兒童奶」產品經理安勇,共同商討炒作打擊「伊利QQ星兒童奶」,公關公司假借兒童家長、孕婦等身分擬定問答稿件,攻擊「伊利QQ星兒童奶」,並且發動大量網路新聞以及博客等,進行轉載和評述,其中《專家:「深海魚油」危害超過地溝油》等「僞科普」帖子點擊量超過20萬人次。在惡意攻擊深海魚油的同時,公關公司還強化「藻油DHA」的安全性,蒙牛「未來星」悄然從中受益。
事實上,蒙牛和伊利這對乳業巨頭之間的宿怨可謂由來已久。奧運贊助之戰、奶源地爭奪戰以及此次「魚油事件」等等。後來,蒙牛爆料稱,2003年到2004年間,伊利集團曾花費590餘萬元,委託公關公司採取收買媒體等方式,廣泛製造並傳播蒙牛負面資訊。
蒙牛與伊利商戰洋奶粉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