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命當媽3】「要子宮?還是要命?」產後大出血無法預期 11種孕婦是高風險族羣
懷孕生產的過程中,充滿各種不可預知的風險,每位媽媽都是用生命當作賭注。(圖/恆春基督教醫院院長陳志成提供)
抱着龍鳳胎的王小姐感嘆當媽不容易,原來她剛從生死關頭走一遭,當初選擇剖腹產生下龍鳳胎,原本一切順利,但產後近4周,王小姐下體卻持續一直出血。
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蔡明鬆說,產後出血的處置方法要視原因而定,例如王小姐的原因是血管瘤,就採取「經導管動脈栓塞術」處理,利用血管X光攝影的方式,將微導管沿股動脈送至出血點,再以栓塞物或氣球塞住動脈來止血。
「以前爲了趕緊止血,可能會立刻選擇切除子宮,但現在利用栓塞的方式就能保留子宮,不影響未來的生育能力。」蔡明鬆感嘆,懷孕生產有太多不確定性,其中產後大出血一直都是最無法預期的緊急情況。
(手術前)經過子宮顯影劑檢查後,王小姐才發現是動脈血管瘤破裂導致出血。(圖/王小姐提供)
(手術後)王小姐進行「經導管動脈栓塞術」治療後,子宮動脈終於成功止血。(圖/王小姐提供)
蔡明鬆說,生產完24小時內的出血,稱爲「立即性產後出血」;而「延遲性產後出血」是指發生在產後24小時至產後12周內,出血量超過1000C.C.,例如王小姐這樣的案例,臨牀上並不多見,發生率約爲1%。
延遲性產後出血的原因包括胎盤殘留、植入性胎盤、子宮血管瘤及或凝血功能障礙,當大量出血時,產婦可能出現面色蒼白、四肢無力、胸悶、心悸、意識混亂甚至暈厥等症狀。
此外,包括高齡產婦、巨嬰、多胞胎、子宮腫瘤、前置胎盤、前胎剖腹產、曾有肌瘤切除手術、曾多次人工流產、凝血功能異常或有產道撕裂傷嚴重及子宮收縮功能不良的產婦,都是產後大出血的危險因子。
處置方法會先以藥物治療,若治療無效再採手術處理,方式包括縫合術、子宮切除術或經導管動脈栓塞術。蔡明鬆提醒,產婦生產後需多注意傷口及出血量,若發現惡露持續排不乾淨、發燒、不正常腹痛,應立即回診就醫。(待續)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