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室‧報‧告-小宅亂象VS.居住正義

近年來臺灣「小」字當道,社會追求小確幸,房市則是全臺小宅。弔詭的是,這兩大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都是薪資所得停滯與高漲的房價!代表性的文章之一,是一位年輕人所寫的〈像我這樣七年級的人〉,指出年輕人之所以寧可追求簡單的小確幸,原因是買不起房,也因此,小確幸其實是年輕世代對居住不正義的消極反抗。

基本上,我並不認同這個論點,我從來不認爲年輕人買不起臺北市房子,可以簡化成居住不正義;實際上,即便是已經在職場打拚20、30年的中年人,多數也沒有能力天龍購屋,更何況這是全世界大城市普遍的現象,並非臺北市獨有的問題。

我比較想探討的是近3、4年來風行全臺的小宅風。國內房市在2015年反轉後,投資客大量退場,自住需求成爲市場主流,尤其是首購族羣,爲了因應這些購買力較低的購屋者,低總價房成爲王道,中小坪數產品也應運而生蔚爲風潮

相對於2015年以前房市逾10年的大多頭行情(2008年金融海嘯時短暫受挫除外),在投資風氣盛行下,動輒80、100坪的大坪數產品纔是投資客最愛,畢竟只要一坪漲個10萬,短時間即可獲利數百、上千萬元;而建商也樂於迎合需求,競相推出大坪數豪宅全盛時期臺北市到處可見單戶總價上億的新案,讓首購族、換屋族全都望屋興嘆。但隨着房市轉空,市場生態豬羊變色,中小坪數住宅鹹魚翻身,一躍成爲房市吸金利器

儘管小宅是市場機制造成的必然結果,且看來在相當時日內都不會改變,不過小宅衍生的種種亂象與陷阱,隨着預售屋陸續完工交屋開始浮現。

另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是,理論上小宅的低總價能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買得起房,但如今我們有更接近居住正義的目標嗎?還是恰恰相反,隱藏在小宅熱潮下的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不公不義。

近來包括學者、市調機構、媒體等開始關注小宅弊端,其中最讓我有感的是「低總價、高單價」的不合理情況。目前普遍的現象是小宅的每坪單價高於中大坪數產品,更明顯高出區域行情,換言之,小宅實際上是透過「低總價」煙幕掩護「高單價」的事實,讓首購族、年輕人在「買得起」的錯覺下,付出偏高的價格

單純以造價來看,小坪數住宅確實成本較高,因爲需要更多的門窗、隔間管線衛浴廚房設備等等,但這些並不足以對應其偏高的房價。更何況小宅普遍有采光、通風不佳,單層戶數過多、隔間過小導致機能大打折扣等問題,也因此,純以品質而論,小宅無可諱言是房市的「次級品」。

實際上這衍生出一個弔詭的邏輯,也就是品質較差的東西賣的比較貴!建商指出,這個大家習以爲常的房市潛規則,實際上是代銷業者行銷手法所造成,原因是低總價產品比較好賣,代銷公司敢於向業主高價;相對地中大坪數產品因爲總價高,代銷業者擔心賣不掉,傾向壓低單價控制總價帶,也會積極說服業主配合,逐漸形成現在的遊戲規則

此外,另一個更深層的不合理是,購買小宅的人屬於經濟上較弱勢族羣,直白說是比較窮的一羣人。然而有錢買得起中大坪數住宅的人,可以用「相對低價」買到房子;反倒是經濟能力較差者,必須以「相對高價」購屋,更有甚者,真實情況是「較窮的人用較高的價格買到較差的房子!」

這個情況讓我聯想到以「便宜」爲核心價值的全聯,這個全臺最大超市有近千家門市,遍及所有鄉鎮,而且奉行「全臺單一價」,要知道在偏鄉外島,先不說高昂的運輸及保存成本,在缺乏競爭者下全聯完全可以賣貴一點,但多年來全聯堅持賣一樣的價格,即使賠錢也在所不惜。這個違反經濟學原理的決定來自於全聯董事長林敏雄,他不止一次對我說「我不能欺負窮人!這些偏鄉的人比較沒錢,怎麼可以賣他們比較貴?」

這個照顧弱勢、以人爲本的信念成就了全聯的企業文化,也奠定了今日成功的基礎。對照房地產市場對經濟相對弱勢者的不友善,也難怪年輕人心裡有怨,認爲社會應該還給這一世代應有的居住正義。

回到實務面,在所得遠遠追不上房價的情況下,小宅當家不排除成爲房市的長期趨勢。也因此,有購屋需求者一定要學會自保之道,避免慘遭套牢還賠上生活品質。其中一個最簡單實用的法則,就是如果真的得買小宅,最好「舍預售屋就新成屋」!畢竟眼見爲憑,可以避免被代銷的話術誤導;而且許多小宅在完工交屋後,包括屋況瑕疵與價格都會打回原形,此時再出手更能做出理性判斷。

買房絕對是人生大事,在不正義時代的小小正義,只能靠自己更加謹慎來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