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殿龍/蔡英文頭疼事情:一籮筐兩岸關係

▲蔡英文陳建仁選後首度公開露面。(圖/記者李鍾泉攝)

文/畢殿龍

臺灣大選終於塵埃落定,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得票689萬多張,多出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300多萬票,立法委員獲取68席,更是首次超越國民黨成爲立法院第一大黨。蔡英文以如此氣勢,獲得如此多民衆背書,是否就標誌着成爲臺灣揮灑自如的全民領袖?她接下來會遭遇那些主要挑戰?按照蔡氏風格,兩岸關係會朝哪個方向發展?蔡英文選前發誓是要做臺灣的全民領袖的,她有當選之後結束族羣撕裂,藍綠惡鬥的願望,有維持兩岸關係現狀的承諾,有將臺灣經濟帶低谷雄心等等。蔡英文女士勾畫的種種誘人前景,儘管當時並沒有給出多少具體的東西。但是臺灣600多萬民衆相信了她。按照政黨輪替的規則,她自從上任那一天其,她就不是哪個政黨或團體的領袖:投她票和沒有投她票的,她都需要爲他們負起領袖的責任。兩岸關係儘管選前幾經她和她的團隊淡化,規避。但馬上發現,她上任之後邁開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兩岸關係。

▲蔡英文上任之後,離不開兩岸關係。(圖/記者李鍾泉攝)

無論是從民主選舉的規則上,還是蔡女士選前的承諾和個性上,相信她一開始比馬英九更想做臺灣全民的領袖。馬英九當時即便想做全民的領袖,無論其多麼賣力綠營民衆並不相信,他們一直將國民黨當做外來政黨、馬英九也是外人來當自己的家長,所以在兩岸關係上,他們詬病馬英九最多,時刻擔心和指責他自我矮化和傾中賣臺。馬英九做不了臺灣的全民領袖是原罪宿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方面蔡英文女士就幸運多了。不但是因爲自己的祖上比馬英九的祖上遷臺早了很多年,已經有資格正港臺灣人,甚至連客家話都能夠像模似樣地說幾句了。國民黨即便不認同自己,按照他們的黨性和文化,至少不會質疑她會賣臺。這是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時的天然優勢。國會是決定蔡英文未來執政,尤其是兩岸政策的方向和效率關鍵。民進黨、國民黨、時代力量親民黨相互掣肘。這對通過不涉及兩岸的經濟民生議題時,理論上會更有效率前提是,國民黨執政的時候就像在野黨,在野的時候也未必會更像執政黨。國民黨做回在野黨在議會上的戰鬥力,就像長期關在動物園裡的獅子,突然一天被放回大自然,是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叢林法則的。如果蔡英文不是像馬英九那樣太有政治潔癖,對一些小黨酬庸拉攏,議會盡管也許因爲關鍵少數時代的來臨,比國民黨時代更熱鬧,但也更容易擺平。

在兩岸關係部分,因爲時代力量這些「天然獨」及國民黨爲了看蔡英文的好看,早點拿回政權「裝做獨」(逆勢操作,另文論述),尤其是大陸對民進黨的政策更寬鬆時,國民黨也許表現得比民進黨更激進,至少不願再繼續扮演2008年之前的臺獨剎車作用的時候。周邊的深綠更是把臺獨的希望全身心都寄託在蔡英文身上。能否如願,模糊和放置兩岸關係,不主動接近和不主動挑釁,優先發展兩岸關係,已經不會全部按照蔡英文女士的節奏和方向了。這纔是蔡英文難以發揮個人魅力擺平綠營最頭疼的東西,也是臺灣無法預知的噩夢所在。

●作者畢殿龍,河南,資深評論員臺海評論家,本文爲讀者投書,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