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吳甜解讀飛槳成長之路:與時代發展脈搏同頻共振

正式宣佈開源四年至今,百度飛槳開源深度學習平臺上鍊接着各具特色的開發者

六年級的陳奕帆,是百度之星辦賽16年來進入決賽年齡最小的選手,與近萬名博士、碩士開發者角逐後脫穎而出,榮獲“未來之星”特別獎;58歲郭崇華,是一位退休的人才管理專家和終身學習者高鐵上也在爭分奪秒趕飛槳培訓課程的作業;芯片企業工程安寶磊,累計在飛槳平臺上開發代碼數量已超過3600行,志在把AI帶進各行各業;代號“GT-老張”的張弘基從2018年底接觸飛槳開始,不分晝夜地在社區累計答疑超過12000次,被稱爲“飛槳答疑機器人”。

“每位開發者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去創造,並且看到自己的創造在生根發芽、成長起來。”百度集團副總裁、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吳甜這樣總結道。

12月20日,由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與百度聯合主辦的WAVE SUMMIT+2020深度學習開發者峰會在北京舉行。吳甜從開發生態產業應用、人才培養方面分享飛槳最新的發展成果及洞察,並全新發布了基於飛槳的PaddleHelix螺旋槳生物計算平臺。

作爲我國首個開源開放、功能完備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百度飛槳從2016年正式開源以來,經過多次迭代升級,具備開發便捷的深度學習框架、超大規模深度學習模型訓練技術、多端多平臺部署的高性能推理引擎、產業級開源模型庫四大領先優勢。

吳甜介紹道,飛槳開發生態已經凝聚了265萬開發者。在飛槳平臺上,累計commits超過16萬次,以PR或ISSUE提交形式的開源貢獻者超過了5000位,還有大量貢獻者以其他形式參與;其中有97位優秀的開發者通過層層篩選成爲了百度飛槳開發者技術專家(PPDE)。飛槳平臺上已經成立了7個特別興趣小組,在全國範圍內,已經有132個城市高校自組織社區在主動自發舉辦飛槳社區活動。此外,飛槳已經攜手20家硬件合作伙伴,完成適配或正在適配的芯片與IP型號29種,這些合作伙伴在軟硬件適配過程中貢獻了大量的代碼。

產業應用方面,目前飛槳已經服務了超過10萬家企業,覆蓋金融、交通、物流等數十個行業,基於飛槳平臺創造了超過34萬的模型。“每一個模型的生產,都代表着一次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結合落地、產生價值。”吳甜說。

AI人才培養方面,飛槳持續進行投入:師資培訓已經覆蓋全國500多所高校,支持200餘所高校開設學分課程;AI大賽覆蓋全球五大洲22個國家580所高校;自疫情以來,飛槳累計舉辦了176次線直播課,在AI Studio上累計學習的人次超過了290萬。

飛槳平臺的迅速成長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也清晰反映了時代的發展脈搏。吳甜分享了三大產業洞察:從飛槳平臺的數據統計來看,飛槳的行業應用品類的分散程度明顯在增加,越來越多的行業加入產業智能化升級浪潮;飛槳開發者活躍度在全國範圍不同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AI活躍開發者增長爲城市發展注入活力;飛槳的高校培訓覆蓋學科類別數量明顯增加,越來越多的專業領域開始擁抱AI。

峰會現場,吳甜重磅發佈了基於飛槳的生物計算平臺——螺旋槳(PaddleHelix)。螺旋槳生物計算開源工具集提供包括RNA二級結構預測、大規模的分子預訓練、DTI藥物靶點親和力預測以及ADMET成藥性預測等在內的新藥研發和疫苗設計環節的核心能力,爲生物信息學、計算機交叉學科背景的學習者、研究者和合作夥伴,更便利地構建AI算法模型。

此前,百度研究院面向全球疫苗研發機構及研究中心等公益開放了LinearDesign算法,並開源了RNA二級結構預測的Linear系列算法。最近,國際頂尖人工智能峰會The AI Summit舉辦,百度憑藉LinearFold和Linear算法在新冠抗疫中的表現,榮獲AIconics首屆“AI For Good”人工智能向善獎。同時,百度積極推進行業發展,作爲發起單位推動的《基於機器學習的生物計算平臺技術要求》,成爲行業內首個生物計算平臺的標準立項。吳甜表示,螺旋槳生物計算平臺將秉承一貫以來的開源開放原則,與合作伙伴共建共享,未來形成一套完整的面向行業的生物計算生態和服務。

從今年5月飛槳發佈全新全景圖,再到螺旋槳這一重磅工具組件的“加盟”,百度飛槳平臺不斷迭代拓新,持續提升核心能力、豐富工具組件,期許能讓開發者更好基於飛槳創新造物。人工智能開源開放平臺進一步夯實了中國科技發展的創新底座,“我們希望飛槳能和開發者一起共同努力,將技術創新推向新的高潮,通過技術創新改變世界。”吳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