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借東風起跳

撰文 | 陳 釀

編輯 | 小 橘

8月5日,阿里巴巴披露2023財年一季度財報(自然年第二季度)。

數據顯示,集團本季度實現營收2055.6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受到4、5月疫情影響,經調整EBITA爲302.5億元,同比下降18%。營收與利潤均高於市場預期。

不過在多種宏觀不利因素下,阿里雲仍然保持了韌性增長,不僅繼續保持盈利,而且部分核心數據相當亮眼。

如果說數字商業板塊基本完成探底,那麼阿里雲的現狀,可以抱着更爲樂觀預期。

最爲重要的,是通過提升合作伙伴收入佔比,從而既可以讓整體營收持續增長,同時也能不斷改善盈利能力。

其次,堅持自研和強化生態的戰略下,阿里雲可以在技術深度與商業道路的廣度上領跑行業。

從宏觀層面看,當下雲計算市場正迎來兩個結構性增長機會——政策支持與智能化加速,沒有必要因爲短期波動,而低估阿里雲的長期價值。

盈利常態化

本財季中,阿里雲營收增速僅次於中國批發商業的業務板塊,不過中國批發商業佔總營收比重僅爲2%,對整體財務數據影響非常有限,相較而言,佔比達10%的阿里雲更爲重要。

過去一個財季,阿里雲營收在抵銷跨分佈交易前和抵銷後分別增長至239.38億元和176.85億元,經調整EBITA盈利2.47億元,連續七個季度實現盈利。

營收增長主要來自生態夥伴的收入貢獻佔比持續三年增長。

數據顯示,生態夥伴爲阿里雲帶來的收入貢獻從2019財年的25.8億,增長至2022財年的185億,四年間增長超過7倍,佔比接近該財年總營收的25%。財報預計未來生態收入貢獻佔比將持續提升。

這主要得益於市場對雲計算的認可有了明顯改觀。非互聯網客戶增長復甦,幾乎完全對衝了互聯網行業波動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金融服務、公共服務,以及電信行業。

而淨利潤增長除了營收規模擴大的拉動外,還有一部分原因來自規模經濟與成本優化。雲服務領域高度依賴規模,只要阿里雲繼續保持營收增長,利潤會釋放得更爲充分。

另外,運營效率提升與運營成本下降,也在持續產生效應,比如上半年阿里雲進行了組織架構調整與人員結構的優化,

今年以來,整個行業頭部效應已經十分明顯,IDC發佈的2021年全年與今年一季度國內公有云市場數據顯示,2021H2阿里雲的市場份額爲36.7%,其它爲25.1%。今年一季度,阿里雲市場份額擴大到40%,其他下滑到23.1%。

而且阿里雲的榜首位置相當穩固,僅僅一個季度,其與行業第二的差距擴大了3.4%。

放眼全球,亞馬遜雲(AWS)、微軟(Azure)、阿里雲形成了頭部三強,其中亞馬遜雲與微軟兩家美國科技巨頭,這些年都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在國內涌現五朵金花的同時,它們也在暗自發力。

亞馬遜雲科技希望通過針對國內市場的“三駕馬車”,進一步縮小與阿里雲在國內IaaS+PaaS公有云全球交付市場的差距。

而微軟雲是全球唯一一家覆蓋IaaS、PaaS、SaaS的雲巨頭,依靠公有云平臺、生產力雲平臺、商業智能應用平臺、低代碼開發平臺組成的矩陣,同樣對國內雲廠商構成巨大威脅。

顯而易見的是,無論是亞馬遜還是其全球市場上的對手微軟,在中國市場都希望瓜分本土巨頭阿里雲手中的市場份額。

不過阿里雲多年來一直敢於與亞馬遜、微軟展開較量的國內雲廠商,過去三年,阿里雲海外市場增長超10倍,自2017年以來,市場份額連續六年正增長。

需要客觀認識到,中美IT市場與生態成熟度存在較大差異,國內雲計算廠商不僅需要守住國內市場,而且還需要根據本土市場與自身條件,走一條自己的道路。

阿里雲率先盈利、上岸,並且持續擴大海外市場份額,爲國內同行提供了一個較爲成熟的範式。

自研與生態優勢

尋求規模效應的確是雲計算的特徵之一,但阿里雲很早便意識到,沒有技術護城河,徒有規模的“虛胖”是無法完成長跑的。

堅持自研與夥伴優先,使得阿里雲不僅在技術和生態上建立優勢,而且也走得更穩。

如今,阿里整體上強調高質量發展,在這個大背景下阿里雲也聚焦到雲計算的本質。

2022年6月的阿里雲峰會上,阿里雲總裁張建鋒表示,阿里雲今年最重要策略是“B2B”,也就是“Back to Basic”,回到雲計算的本質。

他指出,雲計算進入了一個關鍵的突破期,“如果我們定義好下一代的雲,中國雲計算就有超車機會。”這表明阿里雲雖然已經率先盈利,但不僅沒有安於現狀,反而持續增加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

簡言之便是業務上向生態讓利,明確“夥伴優先”政策。

在2023財年的第一個財度中,阿里雲先是發佈了一款雲數據中心專用處理器CIPU。這款專用處理器扮演着替代CPU的角色,被認爲是推動雲計算走向下一個階段的關鍵技術。

一方面順應了數據密集型計算大幅增長的趨勢,同時也將改變數據中心內部以CPU爲核心的計算架構,從而爲客戶提高計算性能。

軟 件與硬件一體化是阿里雲自研的一個重要特徵之一。 今年以來,阿里提出了以"飛天+CIPU"爲核心的全新架構體系,自下而上地建立完整的自研技術體系。

芯片層面,阿里雲基於“一雲多芯”戰略對多個架構進行適配,同時兼容包括AMD和鯤鵬在內的多種CPU,具備多種算力輸出能力。另一方面自研CPU芯片倚天710,目前已在阿里雲數據中心內部規模化部署。

此外,在網絡層、存儲層、計算層皆有新的突破。例如在網絡層實現RDMA(遠程直接數據存取)技術的通用化和平民化,阿里雲的eRDMA使得客戶能夠在大規模組網時,構建更大的計算集羣。

依靠自研構築技術護城河之外,生態決定了商業實踐的成效。

財報提到,阿里雲推出了加強生態體系的舉措,其中包括面向合作伙伴的激勵項目,並對生態夥伴收入佔比提出了明確的數字要求。

上個月,2022阿里雲合作伙伴大會上,釋放了恪守邊界的信號,根據不同夥伴能力標籤,構建分工明確的合作模式,共同做大蛋糕。爲了表現誠意,阿里雲宣佈OpenTrek向夥伴全面開放。

需要說明一點,OpenTrek是阿里雲將多年在各行業通過實踐積累的產業智能化能力進行封裝的產品。

針對此前大廠爲了爭搶份額,大打價格戰,阿里雲另闢蹊徑,新增五個貨真價實的權益體系,並試圖通過降低政策變動頻率、引入第三方滿意度調查的方式,提供清晰、確定性強、有連貫性的服務。

有跡象表明,今年釘釘加速了商業化進程與PaaS化,這使得釘釘可以針對不同規模企業,在免費版本基礎上推出三種商業化版本與多款商業化產品。未來會大概率成爲阿里雲體系內第二個盈利點。

度過野蠻生長期後,雲計算廠商盲目用低價搶奪客戶並不可取。過去半年,作爲行業龍頭,阿里雲釋放的信號是“迴歸雲計算的本質”,加強技術優勢,也加強生態合作,讓自己和夥伴都在做自身最擅長的事。

行業需要技術的孤勇者,而非商業化的孤勇者。

結構性機遇與潛在增長點

當下,雲計算領域存在兩個結構性機遇,一個是政策東風與政策支持,另一個是智能化帶來更高算力需求。

近期谷歌、亞馬遜公佈新財季業績,即便增速有所放緩,可是雲計算在業務中的整體佔比均在增長。

雲計算是中國IT產業中少有的大規模產業化的賽道。事實上,以阿里云爲首的中國雲廠商在覈心技術上自研且有技術壁壘,從而讓中國能夠在關鍵技術上縮小與美國差距,甚至在部分領域率先完成彎道超車。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東數西算”的指引下,許多基礎設施建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各地算力建設與拔地而起的智算中心,迅速拓寬了國內雲服務市場。

何況,作爲算力中的新一代技術,雲計算扮演者重要角色,比傳統IT更面向未來。

今年以來,以自動駕駛爲代表的高算力行業興起,例如自動駕駛訓練亟需大規模算力需求覆蓋。

阿里雲此前便在爲路特斯、上汽智己、毫末智行、贏徹科技等企業的自動駕駛模型訓練提供算力和技術支持。

8月2日,小鵬汽車宣佈在烏蘭察布建成中國最大的自動駕駛智算中心“扶搖”,用於自動駕駛模型訓練。

據瞭解,“扶搖”基於阿里雲智能計算平臺,算力可達600PFLOPS(每秒浮點運算60億億次),將小鵬自動駕駛核心模型的訓練速度提升了近170倍。

今年以來,阿里海外市場動作頻頻。

早在3月到5月,阿里雲在韓國、德國、泰國新增三座海外數據中心。緊接着於6月同泰國國家電信簽署合作協議,阿里雲將提供雲計算、釘釘和多種附加產品,爲其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

上個月,阿里雲在葡萄牙波爾圖建立的區域服務中心正式啓用,以滿足相關地區高速增長的數字化服務需求。

截至上個財季,在全球範圍內,阿里雲已覆蓋27個地域、運營可用區達84個,一張橫貫歐洲、中東、東南亞的服務網絡已基本搭建完成。

由於兩個結構性機遇出現,阿里雲等國內雲廠商的普遍存在確定性增長預期,而完成海外基礎設施搭建與佈局,則可能爲阿里雲帶來一個新的潛在增長點。

因此,有理由相信,當下短期波動的影響有限,在數字商業板塊觸底,阿里雲兌現預期時,集團的長期價值也將集中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