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找回初心!

近期,阿里巴巴發佈了2023年Q3財報。其中,阿里雲收入同比增長2%至276.48億元,經調整EBITA利潤從上個季度的3.87億元,提升至14.09億元,環比增幅達264%。

應該說,這份成績單並不好看。對於雲計算這樣快速增長、潛力巨大的市場,營收規模和增速是第一位的。阿里雲2%的增速的確有點讓人失望,而且其增速甚至低於整個阿里巴巴集團的增速,這是有問題的。

再疊加阿里雲近期發生多起嚴重的事故,的確是到了作出改變的時候了。

但是,有一點增強了筆者對阿里雲的信心,那就是他們迴歸到了公有云的初心,而且強化了戰略定力。某種程度上,阿里雲就是中國公有云的“旗手”。但是,在最近這一兩年,這個旗手並沒有發揮他應有的作用。中國雲計算市場有點被私有云、混合雲帶跑偏了,阿里雲沒有旗幟鮮明的站隊公有云,甚至自己也在迷茫。

如果方向錯了,那走得越遠,錯得越多。

現在,從種種跡象表明,阿里雲在“迴歸”,回到到他們當初創立雲計算的初心。

阿里巴巴在財報中表示:“我們通過減少利潤率較低的項目制合約類收入,以持續提升收入質量。與此同時,本季度公共雲產品及服務收入增長,帶動盈利能力的優化。”

11月23日,阿里雲宣佈了新的組織架構,首次成立專門的公共雲業務事業部,由劉偉光負責,向阿里雲CEO吳泳銘彙報。並且,公共雲業務事業部以規模優先、擴大市場佔有率爲目標。

此外,阿里雲成立混合雲業務事業部,李津負責,向吳泳銘彙報,私有云的研發和服務團隊將一併納入該事業部,提升專有云的產品化、標準化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混合雲業務事業部也強調了減少項目制的軟硬件訂單銷售,並鼓勵政企客戶優先使用公共雲。

只要方向對了,現在速度慢一點沒有關係。

公有云的優勢,已經被說爛了。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再來重溫一下。

首先,公有云降低了組織的成本負擔。與需要昂貴的初始投資和持續維護費用的私有云相比,公有云允許企業按需支付,避免了資源的浪費。這種靈活的付費模式對於希望優化開支的企業尤爲有利。

其次,公有云的易於擴展性意味着企業可以快速適應市場的變化和增長需求。無論是擴大還是縮小服務規模,公有云都提供了無縫的調整能力。這種靈活性,對於那些需要快速反應市場動態的組織來說至關重要。

此外,公有云減輕了企業的維護負擔。由雲服務提供商負責維護和升級,企業可以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集中在覈心業務上,而不是投入到IT基礎設施的管理中。

還有,公有云提供的全球訪問能力,確保了數據和應用的高可用性和快速訪問,這對於跨地區運營的企業尤爲重要。同時,公有云服務商通常具備更強的安全措施和合規標準,幫助企業更好地保護其數據和遵守法規。

公有云支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先進的技術和服務,促進創新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這些優勢使得公有云成爲企業IT策略的關鍵部分,幫助他們實現更高效、靈活和安全的運營模式。

還有一點很重要,隨着大模型應用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如何提供這些強大的AI能力成爲一個關鍵議題。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將小型AI模型私有化部署的趨勢,這在某種程度上可能導致資源分散和效率降低。這種做法雖然看似提供了更多的控制和自定義能力,但實際上可能會削弱模型的性能和普遍適用性。

對此,堅持使用公有云來提供AI大模型服務是一個更爲合理的選擇。公有云平臺能夠提供所需的計算資源、存儲空間和網絡帶寬,這對於運行大型AI模型至關重要。這種集中化的方法不僅提高了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還能保證模型的更新和迭代更加及時,確保企業能夠快速接入最新的AI技術和功能。

同時,公有云還能提供更廣泛的數據訪問,這有助於模型學習和優化,提高其智能化水平。最重要的是,公有云能夠促進AI技術的民主化。通過降低成本和技術門檻,公有云使得更多的企業和開發者能夠利用先進的AI模型,從而激發更廣泛的創新和應用。

在這樣的關鍵節點,阿里雲這樣的頭部巨頭,重新迴歸到公有云(公共雲),對於整個雲+AI市場的“撥亂反正”非常重要。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另外一個問題。雲計算,本質上是做的算力的生意,而算力最原始的來源是芯片。現在,時候考慮雲計算的芯片問題了。

11月16日晚間,阿里巴巴公佈了一條消息:受美國芯片出口管制影響,阿里雲將中止分拆上市的計劃。

分拆上市,是阿里雲的一個關鍵戰略。現在停止分拆上市,說明美國芯片出口管制,對阿里雲的影響已經很大,甚至是嚴重影響了阿里雲的正常經營。

在整個雲計算體系中,大致的鏈條是:底層由英特爾、AMD提供CPU芯片,英偉達提供GPU芯片,然後阿里雲、騰訊雲等雲廠商,在此基礎上構建計算集羣,對外提供計算服務。

阿里雲雖然也在推進自研芯片,但目前還不能擺脫對英特爾、英偉達的依賴。美國的芯片限制,相當於對阿里雲的釜底抽薪。終於,該來的總會來的,跑不掉。

在可預期的未來,美國芯片限制政策只會加強,不會減弱。所以,阿里雲的芯片困境,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解決。

留給阿里雲的只有兩條路:要麼自研芯片,要麼用華爲芯片。

阿里在推進自研芯片,但目前進度不及預期,還不能成爲一個合格的“備胎”,還不能實現對英特爾CPU、英偉達GPU的大規模替代。現在,已經火燒眉毛了,阿里雲必須加快芯片自研的進度。

第二條路,就是用華爲芯片。現在,在國內市場,華爲的服務器芯片是進展最快的,而且現在華爲已經解決了芯片製造的瓶頸問題。如果接下來持續提升技術能力,再爆一波產能,是有可能給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等雲廠商大規模出貨的。

前不久,科大訊飛爲華爲GPU強勢站臺,稱其媲美英偉達。之後不久,百度、360等也相繼宣佈大規模採購了華爲芯片。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說明華爲芯片至少有了給其他雲廠商做“備胎”的資格。

當然,要讓阿里雲大規模採購華爲的服務器芯片,會存在嚴重的市場競爭問題。華爲雲是阿里雲的競爭對手,將命脈交給對手,這是兵家大忌。就像小米不太可能用華爲芯片和鴻蒙操作系統一樣,阿里雲也不太可能用華爲的服務器芯片。

除了上面兩個選擇外,還有第三條道路: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京東雲等多家雲廠商聯手,成立合資芯片公司,來研發服務器芯片。

無論是終端芯片還是雲端芯片的研製,都是一個大工程,需要巨大的投入。單靠一個雲廠商,即使能夠研製出芯片,在商業上也不一定划算。

即使強如AWS、微軟雲、谷歌雲,在雲端芯片上,也沒有擺脫對英特爾、英偉達的依賴。阿里雲要靠自己,搞定芯片,其實難度非常大。

筆者認爲,幾家巨頭聯手,是最好的選擇。如果單打獨鬥,大概率會失敗。中國市場上,在芯片、操作系統領域,曾經出現過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完全依賴美國廠商,當美國斷供之後立馬就“抓瞎”了;另一個極端,就是大家都自搞一套,最後效果也不好,比如OPPO的芯片部門就扛不住,最後失敗了。近期,又爆出TCL的芯片子公司解散。

相比於單打獨鬥,大家報團取暖,成功的概率就大很多。

首先,幾家聯合起來,資本實力可以翻幾倍。假如,阿里雲一家只能拿出200億來投入芯片研發,那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京東雲+其他雲廠商,可能拿出500億甚至更多來投入芯片領域,更多的資本可能招聘更多的人才,可以堅持更久時間。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服務器芯片研發出來了,出貨量對於商業成敗很關鍵。如果阿里雲自研芯片,那其生產的芯片只有阿里雲買單,但如果是一個聯合體生產的芯片,那整個中國雲計算市場都可以爲其買單,市場規模要大幾倍。足夠的訂單,才能讓這個遊戲繼續玩下去。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芯片限制,影響的不僅僅是阿里雲一家。其實,騰訊雲、百度雲、火山引擎、京東雲、天翼雲、聯通雲等雲廠商,其境況並不比阿里雲好多少。試想一下,阿里雲無法獲得英偉達的高端GPU,騰訊雲、百度雲就能拿得到?

所以,除了阿里雲外,中國其他雲計算巨頭,都有自研服務器芯片的需求。但如果每家都自研,幾乎是不可能成功了。最後大概率會像OPPO的哲庫一樣,即使剛開始很熱血,但在扛了一段時間後,大概率會向現實妥協。

筆者認爲,如果騰訊雲、百度雲、火山引擎、京東雲、天翼雲、聯通雲等雲廠商聯手,設立一個芯片公司,並保持這個公司的獨立運營,避免被某家公司控制,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文:一蓑煙雨 / 數據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