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與中國製造2025

自主創新與中國製造2025。(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美中貿易戰大國崛起與制度之爭

COVID-19後的美中對抗

科技戰裡核心技術的渴望與焦慮,亞洲供應鏈的形成與拆解;

半導體爭戰的臺灣模式,中國國家隊的挑戰,日本20年失落的美日貿易戰;

WTO爲何無法馴服中國?亂世中小國如何自處?

中國的國家至上主義,和川普的「美國優先」主張是無法轉彎的列車對撞。兩強的對抗,由經濟的領域開始拉開戰線,一路延伸到文化、科學、軍事各範疇,終於在2020年中期以後發展爲意識型態的鬥爭。

精彩書摘

改革開放三十餘年後,中國充分融入全球生產體系,生產能量大幅提升,成爲全球製造大國,在許多領域的生產量包括汽車鋼鐵、家電、電腦等都居全球首位。但這些大量生產並不是中國自力完成的,而是靠進口大量的零組件來完成的,尤其是關鍵的零組件。中國的領導人逐漸發現中國雖然生產能力大,但並未掌握關鍵的生產技術,他們對此逐漸的感到不安。例如中國雖然是全球資訊產品(含電腦、手機等)的最大生產國,卻也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進口國,在中國製造的資訊產品所需的半導體八成以上是進口的。中國領導人驚覺「半導體的進口值已經超過石油了」,開始坐立難安。他們認爲半導體是資訊產業基盤,就好像鋼鐵是「工業之母」一樣,缺乏這個基盤,中國的資訊產業就如同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一般,看似光鮮亮麗,其實一推就會幻滅。

這種對西方技術依賴的不安遂轉化爲2006年起推動的「自主創新」戰略。「自主創新」的核心工作是要掌握關鍵的技術在自己手上,所謂「自主」,是指中國廠商(含外商子公司)擁有技術,可以自行支配技術的使用方式、使用範圍地點,不必仰人鼻息。自主技術只有靠自行研發或收購而取得,授權的技術不算自主技術,因爲其使用方式、範圍及地點受到技術主的限制。

本來一個技術後進的國家,在全球的生產體系中,必定先投資於周邊的技術,利用其與核心技術的槓桿進行生產,以極大化技術投資的效益。在市場原理下,任何投資都是以成本效益的對比作爲決策的依循,技術是屬於核心技術或周邊技術不是考量重點。但「自主創新」戰略不是市場思維,而是政府戰略思維;核心技術才具有戰略價值,周邊技術是沒有戰略價值的。政府要傾全力要取得核心技術,支援核心技術的發展,不計成本效益,不受市場原理的支配。這種強烈的企圖心,自然和迄今爲止主導核心技術的先進國家,尤其是美國,發生難以避免的衝突。

中國政府利用預算支持、減稅、補助、政府採購優惠等手段推動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更以「市場換技術」的手段強迫西方企業移轉核心技術給本土企業,作爲進入中國市場的交換條件。2013年以後中國政府更推動「一帶一路」的戰略,藉由經濟援助和外交手段,把中國「自主」的核心技術推展到「一帶一路」的開發中國家去,包括通信、鐵道、發電等相關技術,遂引發和西方國家在第三世界的較勁。

隨着在技術上追求「自主創新」,在生產體系上中國則追求主導性的地位。中國政府在2015年推出「中國製造2025」計劃,目標是由一個「製造大國」轉型爲「製造強國」,並鎖定一些策略性產業,如先端信息技術產業、先端製造設備、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爲重點發展產業,要在自主技術的基礎上,建立一套自主性的供應鏈,也就是「紅色供應鏈」。這個計劃進一步挑戰西方企業主導的全球供應鏈,企圖在全球生產體系中與西方領導廠商分庭抗禮。欲達此目的,不僅需要掌握核心技術,而且要掌握重要市場,而掌握市場必須由建立品牌和行銷通道着手。

(本文摘自《美中貿易戰,戰什麼?》/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陳添枝

曾任臺大經濟系教授、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經建會國發主委,現爲臺大名譽教授專長國際貿易

《美中貿易戰,戰什麼?》/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