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步伐加快

自貿試驗區建設正在開啓新空間。《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近期以來,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動作不斷,相關規劃方案密集出爐,既有不同省份自貿試驗區之間的聯盟,也有本省內自貿試驗區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其他平臺的創新聯動發展。業內人士指出,自貿試驗區發展不再單點突破,有望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形成新一輪開放探索,區域聯動作用、產業協同效能有望進一步凸顯。

“加強聯動發展是大勢所趨,無論是戰略優勢互補還是產業跨界協作,無論是政策環境營造還是監管模式創新,聯動各方在制度探索與產業發展等層面可以開創更多新的可能性。”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灣區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商務部自貿區港司數據顯示,我國自貿試驗區佈局從2013年上海四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內28.78平方公里開始,逐步擴展擴容,發展到21個自貿試驗區,共計67個片區,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改革開放創新格局。根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自由貿易試驗區佈局還將進一步完善。

在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看來,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既有現實性,也有緊迫性和必要性。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自貿試驗區遍佈21個省份的多個地方,這些片區不能各自爲政,孤立發展,要在更大範圍內結合實際情況,加快聯動發展。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管理制度創新、簡政放權、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聯動發展有利於各個自貿試驗區的協作和共同進步。

近期,長三角四個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進入加速施工期。5月10日,長三角自由貿易試驗區聯盟宣告成立。根據規劃,聯盟將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立足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現有功能性平臺資源,做強做優貿易便利化、投資便利化、金融創新、跨境研發等十大服務功能,進一步深化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自貿區聯動發展。

6月7日,長三角開放平臺聯動合作論壇召開,這也是三省一市自貿區、開發區以及境外經貿合作區首次相聚探討開放平臺跨省域聯動合作發展路徑。論壇上,各方進一步明確了四地共同推進數字化改革、廳縣合作、長三角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合作以及長三角境內外園區和開發區聯動合作的方向,並簽署了安徽、浙江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合作框架協議等文件。

6月10日發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提出,統籌推進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各片區聯動發展,開展首創性和差別化改革探索;更加主動對接上海、江蘇、安徽,更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大力發展數字貿易、服務貿易,發展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自貿試驗區之間在加強聯動發展,自貿試驗區與其他開放平臺也在加快聯動發展步伐

例如,近日印發的《關於支持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建設的若干措施》推出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貿易便利化、優化金融服務等20項支持舉措,打造全省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共有43家國家級開發區(含綜合保稅區、保稅港區)、9個國際合作園區和臺港澳合作園區、5個服務國家和江蘇省重大發展戰略的平臺載體被確定爲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發展區。

天津商務局近日也發佈《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濱海高新區聯動創新區總體方案》和《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生態城聯動創新區總體方案》,計劃用兩到三年時間,推動自貿試驗區政策向聯動創新區延伸複製,形成新一輪“自貿區+自創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開放探索”。

此前,浙江已於2020年底出臺《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開放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強自貿區與周邊區域、開放平臺聯動發展,形成“自貿區+聯動創新區+輻射帶動區”的發展新格局

分析人士認爲,聯動發展將爲自貿試驗區建設開啓新的建設空間。張建平認爲,自貿試驗區是各地在新一輪改革開放過程中開放程度最高、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最高、市場營商環境最好的發展平臺。這些平臺對中外資吸引力最強,集聚了一大批附加值較高的製造業和服務業產業集羣,成爲各地拉動經濟增長的新高地,加強聯動發展能進一步發揮其帶動性和輻射作用。

朱克力也認爲,自貿試驗區持續發揮區域聯動作用和產業協同效能,有利於促進高端要素的跨區域流動,放大制度創新外溢效應,構築活力四射的科創策源地和豐富多彩的場景新高地。

朱克力建議,自貿試驗區等各平臺之間進一步提升產業協同和聯動發展水平,需要基於不同平臺的獨有優勢,結合各自改革創新經驗,着眼於降本提質增效,從產業導向到輻射區域、從功能載體到要素培育,圍繞發展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新經濟新動能,形成點線面結合的體系化產業閉環,在更大範圍延展產業鏈、重塑價值鏈。在此過程中,通過數字賦能、生態融通和制度集成,系統整合優質要素資源,不斷優化創新空間佈局,以開放協作聚勢能、聯動發展挖潛能,加快推動自貿區等平臺之間從側重產業分工轉向全面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