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訓大綱》統一風格 中國足球急不得

“100多頁的PPT,中國足協官網就可以下載,我足足看了兩天,沒想到青訓大綱這麼細,細到連最小孩子(5歲)2對2的啓蒙課用球的大小、場地長和寬都有建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踢球就是重在體驗快樂,包括用腳來控制球的樂趣、得分的樂趣,而且訓練之後怎麼拉伸放鬆也有針對各年齡段的重點要求。”北京一家業餘性質足球青訓機構負責人週末打來電話,談到上週中國足協正式發佈的《中國足球協會青少年訓練大綱》(以下簡稱《青訓大綱》),這位負責人表示《青訓大綱》終於能給“各自爲戰”的青訓機構一本統一示範性教材了:“單就《青訓大綱》本身來看,非常好,我會組織我們的教練集體學習,首先教練有提高,才能幫助孩子提高。現在學齡階段的孩子踢球基本上都是週一到週五在學校課後有三天或者四天的訓練課,然後週末學校不集訓的話就在外面的培訓機構上課,兩種方式互相補充,所以如果真能按照《青訓大綱》落實的話,有個三五年,不管是教練還是孩子們對足球的理解就會更深一些。”

11月26日,中國足協正式公佈《青訓大綱》,和早先中國足協青少部編寫的各個版本青少年足球訓練輔導教材相比,完備的2020版《青訓大綱》讓球迷對中國足球的未來“有些動心”。分管青訓工作的中國足協副主席高洪波說,這部完全向社會公開、納入教練員等級培訓課件和要求中國足協(地方足協)授牌的青訓中心、青訓機構必須接受其理念和要求的《青訓大綱》,將成爲中國足球青訓的權威教材。

“歷經兩年時間的調研,也徵求了部分中超俱樂部、地方足協的意見,這部《青訓大綱》是國內外的專家、學者、精英教練員的集體智慧。”高洪波說,“我們先確定目標,然後探索理念,再研究理念如何轉化成實踐,這些關係理順了,我們的青訓工作就會少走彎路,避免不必要的消耗。”

《青訓大綱》表明,中國足球青訓任務(目標)有三:一是加強球員和教練員培養,培養出能與足球發達國家相抗衡本土球員和教練員;二是促成國足與國奧國青、國少等各級國字號球隊形成統一的戰術風格;三是力爭各級國字號球隊全部打進世界範圍內最高等級賽事世少賽世青賽、奧運會、世界盃)——爲了實現以上目標,《青訓大綱》確定的理念是“教練員要確立以球員爲核心的發展理念”,“青少年不以競賽成績爲單一考覈標準,對青訓教練員的評估同樣不能把成績放在第一位,青訓工作最重要是培養人,教練員要清楚,培養出人才纔是對中國足球的最好貢獻。”

改變理念從而改變“成績爲王”評價體系,讓青訓教練員們“解套”將更多精力放在“育人”層面,這是基層青訓從業人員呼籲多年的“老大難”問題:以“冠軍”論“英雄”,足球比賽通常只有一個冠軍,“改年齡”“戰術投機”“打罵裁判”等絕大多數糟糕行爲均由“錦標主義”引發,《青訓大綱》明確表態“成績排在人才之後”,對於青訓體系的“呵護”顯而易見。

“聽說很快就有校園版的《青訓大綱》了,希望能更加貼近學校,畢竟專業的青訓和校園的青訓還有挺大區別。我上網看了現在的《青訓大綱》,確實很全面,能講到的東西基本都講了。”北京一所足球傳統校的足球隊教練說:“足球這東西個體差異性非常大,再好的教材、再好的教練,也要面對20多個不同素質的孩子,要讓孩子學會好東西,非常困難。”

無論個體差異多大,統一的《青訓大綱》實屬必要——記者最近幾年接觸到的青訓機構,“朝三暮四”者大有人在:第一年請了法國教練,第二年請了德國教練,第三年請了英國教練,“每個教練那一套都挺好”,但3年連下來,孩子們的成長自然不如預期。有經濟實力聘請外教的青訓機構尚且如此,以本土教練爲主的青訓機構同樣需要面臨教練的頻繁流動,一年換幾個“點”的教練不在少數,孩子們很難在長時間內接受完整的系統培訓。

如今《青訓大綱》雖然不會限制“教練風格”,但按照《青訓大綱》“以攻勢足球爲主導,追求攻守平衡”的戰術理念,中國足球,從青訓到國少、到國青、到國奧再到國足,由今往後都是“以攻勢足球爲主導”的底子。而具備打攻勢足球的能力,再針對具體對手確定“邊路傳中”“防守反擊”的具體戰術,將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爲中國足球青訓體系努力的方向。

《青訓大綱》的頒佈,是中國足協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舉措之一。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5年過去,“理順足球管理體制、制定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創新中國特色足球管理模式”的近期目標正在完成過程當中,“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職業聯賽組織和競賽水平達到亞洲一流、國家男足躋身亞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強隊行列”的中期目標也有進展,而“成功申辦世界盃足球賽、男足打進世界盃和奧運會”的遠期目標,也因爲吸納歸化球員而加速進程。

但“歸化球員”只是中國足球一時之需,球迷需要的真正進步,還要靠自身青訓體系“造血”——聯賽降薪是“快刀斬亂麻”,紮根青訓則是“慢工出細活”。

本報北京11月3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