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企業發展如何與自然共榮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公佈之報告,近幾十年來全球自然資源及生物多樣性皆面臨嚴重衰減。對於高度依賴自然資源的產業,如建築業、農業及食品飲料業,都將面對極大的挑戰,而氣候變遷加劇、數以百萬計的生物滅絕等災害也勢必成爲企業經營的重大潛在風險。
爲此,全球生物學、金融業與政府監管機構在內的74個單位於2020年7月成立「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 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NFD),提出了「自然相關財務風險資訊揭露」的框架指南草稿版,勤業衆信永續發展服務團隊建議,企業應以框架指南當中的LEAP(Locate、Evaluate、Assess、Prepare)方法論來評估可能面臨的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會,協助企業辨識、管理生物多樣性議題。
企業在評估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會的過程中,其業務與大自然的接觸點是首先需要被定位(Locate)的資訊,TNFD鼓勵企業辨識出自身及其價值鏈的業務足跡與經濟活動的地理區域中低完整性、高重要性及缺水之區域;並依照企業經營收入、企業價值及營運持續等等要素選定優先進行分析的地點,勤業衆信建議企業優先分析法定生態保護區或保護海域等地區。
確認優先分析之地點後,應進一步評價(Evaluate)該地點的業務發展與環境資產及生態系統的交互關係,包含取用當地自然資源以及獲取生態服務的情況。經過以上的現況整理後,企業應評估其推動財務價值創造的業務流程所依賴,或受業務活動影響的特定環境資產和生態系統服務的完整性和韌性。
勤業衆信建議,若是生態系統服務會被相關利害關係者共享,企業也必須瞭解其他使用者在相同環境資產和生態系統服務的行爲。
經過以上分析後,企業位於高風險生態系統的業務活動,與其對於自然的依賴及影響情況,應進行生物多樣性風險與機會的評估(Assess)。企業可能會面對的生物多樣性風險類型包含因業務活動或外部環境變化所導致的自然環境狀態惡化,如過度開發林地、人爲改變地貌等,皆是企業需重視的自然相關風險,而進行對自然產生積極影響或減輕對自然的負面影響,則爲企業可於生物多樣性採取的機會。
經過評估後,TNFD建議企業對其高度自然風險及高度自然機會進行策略擬定、資源分配與績效衡量之準備(Prepare)工作。勤業衆信建議無論是生物多樣性的風險或機會,企業在進行策略擬定時除需深度瞭解所面臨的自然風險複雜程度以外,也需妥善評估風險或機會的策略及行動方案是否對生態系統造成多重或競合的影響,及是否會引發生物多樣性之外的問題。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除了關注氣候變遷的議題,也應同時考慮企業活動對於大自然的影響,從取用、修護、恢復到管理生態資源,進而確保生態系統之健全,企業對大自然採取任何行動之前,也應事先評估對當地環境影響的推動力爲何,妥善規劃並善用技術與資源,致力與地球自然環境一起永續共存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