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顧長衛:中國電影迴歸藝術才能更好地“走出去”
新華網羅馬11月4日專電(記者王昀加)攜《最愛》參賽第六屆羅馬電影節的顧長衛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要讓西方觀衆更好地接受中國電影,一方面必要的宣傳推廣不可或缺,一方面電影要回歸到藝術本身。
作爲導演,顧長衛不算“高產”。雖然《最愛》只是他執導的第三部劇情長片,但前兩部作品已在國際影壇獲得一定認可。處女作《孔雀》2005年在柏林拿下僅次於金熊獎的評委會大獎,《立春》2007年參賽羅馬電影節時爲妻子、電影女主角蔣雯麗贏得最佳女演員獎。
談到如何讓西方觀衆更好地接受中國電影時,顧長衛說:“有更多宣傳、推廣的機會,纔會有更多人去關注,”顧長衛說,“怎麼讓更多的西方觀衆注意到相關信息,對中國電影、中國文化始終充滿熱情和好奇心,讓‘看中國電影’成爲西方觀衆的熱門話題,這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雖然擁有悠久燦爛的文化,但今天在國際上的推廣還是不夠;在國際上的推廣並不是單純的喊口號,而是需要各個領域、各個渠道的交流,比如媒體就是特別有力的信息交流平臺。”
與此同時,顧長衛認爲電影人應該作出努力,讓電影儘量迴歸到電影本身,迴歸到藝術本身,迴歸到文學本身。
“電影中應該有一些鮮活生動的故事,不要用說教的、居高臨下的方式,而是用人物自身的命運、性格、他們的價值觀取捨來吸引觀衆,跟觀衆建立互動、成爲朋友。”
“如果觀衆喜歡一部電影,喜歡電影中的人物,他就會情不自禁地理解你、支持你,跟你的觀點進行交流和討論。其實文化和藝術是非常巧妙的,大家可以藉此獲得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機會。”
談到中國的電影現狀,顧長衛認爲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電影市場也在不斷擴張,電影院數量不斷增加。然而近兩年來,中國電影在拍攝題材、內容把握等方面受到很多侷限。
此外,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已和讀者見面多年,卻無法拍成電影,讓顧長衛覺得有些遺憾。“其實這些都是很好的作品,有人性,有價值觀。文學作品不是簡單的紅頭文件,它不一定是真理,但可以讓讀者分享很多人生的經驗,分享眼淚、歡笑、失落或幸福。”
顧長衛說,近年來中國不斷髮展、強大,中國應當允許並營造一個寬鬆的創作氛圍,這樣也會推動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希望更多中國電影作品走上國際”不是一句空話,優秀的外國電影可以引起中國觀衆的共鳴,優秀的中國電影同樣也能獲得外國觀衆的喜愛。應該更多從人性的、普世的角度來拍攝電影、審視電影、分享電影,打開創作空間對電影“走出去”有着很重要的意義。
與此同時,顧長衛認爲中國應該推動電影分級,分級的一大好處是既可以保護少年兒童,又可以對獨立的成人有最大的尊重。此外,電影分級也能讓導演擁有比較明確的電影拍攝標準。電影《最愛》關注了一個特殊羣體艾滋病人羣體。顧長衛認爲這樣的題材如今能拍成電影,而且能在影院和觀衆見面,已是很大的進步。在拍片過程中,劇組得到了衛生部門的大力支持,認爲影片對控制、預防艾滋病有益。
“《最愛》的創作前後一共5年時間,中間有太多的不容易。自己也曾無數次想放棄,但不能放棄,因爲這是自己的最愛,”顧長衛說。
第六屆羅馬電影節10月27日開幕,《最愛》是15部入圍競賽單元的影片中唯一一部中國影片,各獎項將於11月4日晚些時候揭曉。(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