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藝術走出去,可以很自信
【名家講述】
怎樣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民“心相通”?多年的戲曲文化推廣經歷讓我意識到:要架設不同文明互學互鑑的橋樑,首先要樹立文化自信。如果在其他文明面前自慚形穢,絕對無法邁開對外交流的腳步。
我國優秀戲曲作品成功走出去的例子不勝枚舉。20世紀初,梅蘭芳先生就憑藉精湛的表演,自豪地走進美國、日本等地,贏得了廣泛讚譽。新中國成立之初,在國際形勢較爲嚴峻的時期,我國政府組織了以京劇爲主的中國藝術團,到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等幾十個尚未和我們建交的國家進行文藝交流,有力推動了建交熱潮,增進了人民友誼。
推動文化交流是有技巧的。國家京劇院前些年與日本的穩定合作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
當時,國家京劇院要赴日進行文化交流。帶着什麼作品去展示,才能讓當地人民喜聞樂見,從而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和理解?
曾經,由於很多京劇作品題材趨同,讓外國人產生了片面印象:京劇裡不是展示人物,就是表演功夫。我想,爲國外觀衆創作劇本絕不能落入窠臼,只雜糅一些淺顯的元素。通過與日本方面進行交流,我得知日本民衆對中國的經典文藝並非一無所知,相反,很多人對三國曆史、民間典故等非常熟悉,也有興趣進一步瞭解。何不編排他們熟悉的劇目呢?
於是,我們爲日本觀衆“量身定製”,創作了《鞠躬盡瘁諸葛亮》《四海之內皆兄弟》《鳳還巢》等作品,獲得了熱烈反響。成功的原因在於:我們既對自己的歷史文化有自信,又對他國觀衆的喜好有尊重。
還有一個技巧是:對外文化交流中,必須選擇保留性的經典劇目、優秀演員表演的精品劇目。從民國時期的梅蘭芳、程硯秋,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李少春、杜近芳,再到改革開放初期的趙燕俠、梅葆玖和近些年的李勝素、於魁智,每場在海外獲得良好傳播效果的京劇演出,無一不是這些優秀演員、經典劇目和精彩表演的集合體。在對外交流中,我們不應有媚俗或迎合的心態,要對我們認爲好的藝術抱有信心。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17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