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葬過程有多恐怖?明史給出的資料記載,足以讓人膽顫心驚

前言

朱元璋驅逐蒙元建立大明,從農民逆襲成爲皇帝,堪稱傳奇。

而登基後的血腥手段,又令他倍受爭議。

至於其死後的葬儀,更是讓人膽戰心驚。

活人殉葬之風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葬入孝陵。

史料清晰記載,朱元璋在死後實行了“人殉”。

呂毖《明朝小史》記載:“太祖崩,侍寢宮人盡數殉葬。”

清人趙翼《廿二史札記》稱:“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

在衆多喪葬習俗中,活人殉葬無疑是最爲殘忍的一種。

古人認爲,讓陪葬者在陰間繼續侍奉逝者,是表達忠誠與孝順的一種方式。

關於人殉的起源,目前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已知最早的人殉事例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晚期,它源於一種古老的宗教儀式,充滿了神秘色彩。

殷商時期,人殉制度鼎盛。

在殷墟侯家莊商王墓葬中,共發現164名陪葬者;

而商王妃婦好的墓中,也有16人殉葬;

曾侯乙墓則陪葬了21名年輕女子。

進入西周,人殉之風依然盛行。

據《墨子•節葬》記載,西周初年,天子殉葬者多則數百,少則數十;

將軍大夫級別的,殉葬者數量也在數人至數十人不等。

這說明當時人殉已然爲一種禮儀制度。

不過到了西周晚期,隨着生產工具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人殉制度開始遭到人們的質疑和反對。

但秦時的殉葬規模,比商周時期更甚。

秦始皇病逝後,秦二世就組織了一場空前絕後的生殉。

他不僅命令秦始皇后宮中無子嗣的嬪妃全部陪葬,還囚禁了所有造墓工匠,爲秦始皇殉葬的宮女、工匠數以萬計。

後世的考古發掘揭示了近100座秦始皇妃嬪的墓葬。

這些殉葬者的屍骨上均留有傷痕,表明她們生前遭受了極大的折磨。

即便是當時地位尊崇的后妃,也未能逃脫殉葬的悲慘結局。

漢代以後,人殉制度逐漸式微。

至少不再像以往那樣公然進行,披上了一層“自願”的僞裝。

從漢至宋,很少再有大規模后妃殉葬的情況出現。

可見統治階級對於採用活人殉葬的做法也缺乏底氣。

然而,人殉制度並未完全消失。

在元、明、清三代,人殉現象又有所擡頭,明朝尤爲盛行。

到了清朝初期,大規模的人殉情況已較爲少見。

但原始時代的遺風仍有一定影響,貴族和統治者中偶爾還會出現人殉現象。

然而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統治者對人殉這一野蠻行爲逐漸產生摒棄之意。

康熙皇帝曾兩次下令嚴禁殉葬,先是康熙十二年六月禁止八旗包衣佐領以下的奴僕隨主殉葬;

後是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嚴禁夫死妻殉,並規定殉死者不再獲得旌表。

此後,人殉制度逐漸轉變爲焚燒紙人、紙馬和紙幣等象徵性的替代方式。

明朝人殉制度

明朝人殉制度的濫觴,是從開國皇帝朱元璋就開始的。

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樉去世後,有兩名王妃被要求殉葬。

這一事件開創了明朝妃嬪、宮女殉葬的惡劣先例,也爲朱元璋自己死後的殉葬行爲埋下了伏筆。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在遺詔中明確規定,侍寢過的四十名妃嬪需全部陪葬,一同被葬入孝陵。

這一舉動標誌着明朝人殉制度的正式確立,而朱元璋的殉葬人數也成爲了明朝之最。

關於這些殉葬妃嬪的具體葬身之地及殉葬過程,史料記載並不詳盡。

但根據推測,殉葬的妃嬪們通常會被賜予白綾或毒酒等自盡。

若有人試圖反抗,則可能被活活勒死。

更爲殘忍的是,爲了保持殉葬嬪妃屍體的不腐,她們甚至可能被強行灌入水銀。

明朝實行人殉制度期間,新帝即位後,會對那些自願殉葬的宮人進行表彰。

同時,還會對其家族成員賜予豐厚的撫卹,並賦予他們享受俸祿及世襲此特權的權利。

這樣的家族,被稱作“太祖朝天女戶”。

因此,當時不少家族爲了謀取世代的榮華富貴,不惜犧牲親人的性命。

由於人殉葬制度在統治階級中相當普遍,所以對民衆的影響也很大。

一時間,妻子爲丈夫殉葬的現象變得相當普遍。

明成祖朱棣同樣採取了人殉的制度。

《李朝實錄》詳細描述了永樂二十二年間,朱棣死後,後宮女子被迫殉葬的悽慘景象:

朱棣去世後,挑選了三十多位宮人進行殉葬。

這些宮人先在庭院裡參加告別宴,飯後被領至大殿,哭聲一直在宮殿與樓臺間迴響。

大殿中擺放着一張張小型木牀,她們被要求站上木牀,然後將繩索環繞在上方,把頭伸入繩套中。

緊接着,木牀被移走,這些後宮的女子就這樣被吊死。

殉葬的宮人中,包括朝鮮進獻的韓氏、崔氏二女。

面對死亡的逼近,韓氏曾嚮明仁宗懇求,希望能返回祖國照料老母,但仁宗卻不爲所動。

韓氏絕望哭喊:“娘,吾去。”

話音還未消散,腳下的木牀已被抽離,她最終在異國結束了生命。

明仁宗時,殉葬制度有所收斂。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的時間很短,只有一年的時間。

在臨終遺詔中,他直言自己統治時間有限,給予百姓的恩澤尚不足夠。

故不願再爲百姓增添負擔,陵墓建造力求簡樸。

然而即便如此,仁宗時仍有五位嬪妃殉葬。

其中貴妃郭氏的身份尤爲尊貴,她也是明朝歷史上殉葬者中身份最高的一位。

明宣宗朱瞻基死後,有十名妃嬪爲他殉葬。

爲了頌揚這些殉葬者的行爲,就宣稱她們爲了大義捨身,追隨先帝,應當嘉獎她們的貞烈。

這批宮人中,有一個叫做郭愛的,剛進宮還不到一個月。

甚至還未曾有機會見到朱瞻基一面,就被迫爲他殉葬了。

景泰帝是明朝歷史上比較特殊的一位。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遭遇重創,英宗被俘。

因此朱祁鈺登基稱帝,即景泰帝,尊英宗爲太上皇。

動盪之際,兵部尚書于謙力挽狂瀾,使明朝得以轉危爲安。

英宗放回後先被囚禁於南宮,後通過“奪門之變”復位。

而景泰帝駕崩後被安葬於西山,按照親王規格舉行祭葬禮。

據明代黃瑜所著《雙槐歲抄》記載,景泰帝死後,唐氏等妃嬪均被賜紅帛,被迫自殺以殉葬。

景泰帝是明朝歷史上最後一位實行人殉的皇帝。

至明英宗時期,這一殘酷的人殉制度終於被廢除。

人殉盛行原因

在古人的信仰中,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他們認爲人的魂魄在離世後仍會繼續存在。

因此在處理亡者相關事務時,古人會像對待生者一樣謹慎周到,以此表達對逝者的敬意與關懷。

統治階級秉持着“視死如生”的喪葬觀念,期望在死後能繼續享受生前的待遇。

這也是人殉制度得以沿襲的原因之一。

按理說,出身貧寒的朱元璋更能體會底層百姓的辛酸,也更清楚貴族與統治階級的某些制度對底層民衆的剝削與壓迫。

那麼,爲何朱元璋還要重啓那早已被廢棄的殉葬制度呢?

明朝建立後,深知民間疾苦的朱元璋確實對喪葬制度進行了實質性的改革。

他大力倡導節儉,嚴禁鋪張浪費的厚葬風氣。

而爲明朝開創人殉先例的舉動,似乎與他秉持的理念相矛盾。

因此也有人提出,認爲人殉做法,實際是建文帝擅自做主的結果。

但這種觀點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因爲在朱元璋生前,他就已經爲秦王朱樉實行了人殉制度。

縱觀歷史,帝王爲了加強統治而做出與自己初衷相悖的決定,也並不少見。

改朝換代奠定新朝基礎之時,每位帝王都一定會深刻反省前朝衰敗的原因。

從中吸取教訓,以保障自己的王朝能長久穩固。

而元朝滅亡的一大原因,被朱元璋總結爲“女禍”。

於是,他實行了嚴格的後宮管理制度,嚴禁后妃干預政事。

爲了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朱元璋在臨終之際下令讓妃嬪陪葬,也是從根源上杜絕外戚勢力的潛在威脅。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對功臣們大肆殺戮清洗。

在這段歷史中,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

太子朱標曾爲此向朱元璋諫言,試圖阻止血腥事件。

朱元璋聽了,沉默不語。

隔日,他就喚來朱標,遞給他一根佈滿尖刺的藤條,朱標面露難色。

朱元璋隨即削平了藤條上的尖刺,交給他,道:

從朱元璋清洗功臣的舉動中,便可見他的政治目的。

由此分析,朱元璋實行人殉制度,可能也是爲了剔除那些可能引起政治風波的不穩定因素,爲後世子孫鋪平道路。

除了深受傳統靈魂觀與喪葬觀念,以及朱元璋個人思想的影響外,宋明理學推崇的“貞潔觀念”也是推動人殉制度盛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與“守貞殉節”思想,已深深植根於人們心中。

程頤的那句“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在無形中給無數女性帶來了沉重的枷鎖。

更爲可怕的是,“貞節觀”扭曲人性,導致社會上出現了鼓勵寡婦守節乃至殉節的風氣。

衆多女性爲了追求“貞潔烈女”的名聲,“自願”赴死。

英宗徹底廢止

明朝人殉制度,是在明英宗時期被廢止的。

雖然提起“堡宗”朱祁鎮,很多人都覺得他是個忠孝仁智禮義廉恥半點不沾的惡人、昏君。

但廢除殉葬制度這一點,的確是沒得黑的。

明嘉萬間學者鄧元錫撰《皇明書》,其中明確寫到明英宗的遺令中有一條“止嬪御殉葬”。

陳師《禪寄筆談》載:

在明朝中後期,商品經濟的繁榮催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這一變化深刻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

市民階層日益擴大,推動了文學藝術,尤其是小說創作的蓬勃發展。

人們的思想開始掙脫宋明理學的枷鎖,一些有識之士直接對程朱理學的權威提出了挑戰。

李贄就因提出“穿衣吃飯即人倫物理”,反對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觀點,而被視爲“異端”。

與此同時,衆多小說中頻繁出現對舊有“貞節觀念”的質疑聲音。

馮夢龍的《警世通言》與凌濛初的《拍案驚奇》便是其中的代表。

文學作品如同一面鏡子,映射出當時社會對傳統貞節觀及殉葬制度的反思與質疑。

爲明朝後來廢除人殉制度營造了輿論氛圍,起到了引領的作用。

如果說朱元璋推行人殉制度可能是爲了平衡朝堂權力,那麼隨着明朝的穩定,人殉制度對國家社稷已無實際意義,反而引起了不滿。

因此,英宗廢除人殉的做法不僅順應了民心,也是出於國家長久穩定發展的考慮。

除此之外,“人殉”的廢止,與朱祁鎮本人也有一定的關係。

朱祁鎮九歲登基,得益於太皇太后張氏的教導,他多少還保持着些孩童的純善。

然而剛一即位,他面對的就是要爲其父明宣宗處理殉葬妃嬪一事。

這件事給他帶來了很大觸動。

正因如此,到了英宗十三歲的年紀,他已開始試圖制止殉葬。

正統四年間,周憲王朱有燉薨逝,朱祁鎮頒發詔令,明確規定王妃及夫人等無需殉葬。

遺憾的是,當詔書送達時,她們已經殉葬身亡。

英宗也非常珍視夫妻間的情分。

土木堡之變中,他被瓦剌俘虜,髮妻錢皇后不惜傾盡錢財,一心要將他贖回。

此後,她夜以繼日地在佛堂跪拜祈願,以至於一條腿受寒致殘,一隻眼也因悲痛過度而失明。

英宗獲釋歸來後,錢皇后始終相伴左右,在南宮共度了七年的艱難時光。

期間,錢皇后親手做女紅,補貼家用。

這段患難與共的歲月,讓英宗復位後更加看重錢皇后。

英宗死前留下遺命,只與錢皇后同葬。

《明史孝莊錢皇后傳》中記載:“英宗大漸,遺命曰: ‘錢皇后千秋萬歲後,與朕同葬。’”

然而,錢皇后出身不高,且沒有子嗣,又遭到太子生母周貴妃的嫉妒。

英宗生前尚能保錢皇后周全,但英宗離世後,錢皇后很可能會面臨被迫殉葬的命運。

因此,英宗在臨終之際做出廢除殉葬制度的決定,或許也是出於對錢皇后的保護。

參考文獻

[1]李晗.明清宮人殉葬制度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14.

[2]宗華.古皇室盛行人殉制[J].政府法制,2011,(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