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一質疑課文,成年人就心驚膽顫,到底是誰出了問題?

本公衆號爲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衆號,所有文章均爲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3年第九十二期(總第762期)

最近,中國青年報《冰點週刊》的一篇文章《小學生質疑課本里的牛郎織女》火了。說是現在的小學生對這個神話傳說產生了質疑,認爲牛郎偷人家衣服,就是小偷,偷窺人家洗澡,就是流氓,兩種行爲都不道德,甚至是犯罪。

對這個事兒,《冰點週刊》記者還做了專門的調查研究:他們調查各地的老師在講這一課時,學生都提出了哪些問題;他們研究牛郎織女這個神話傳說的發展演變,甚至把不同時代不同版本的教材有哪些變化都梳理了一番。可以說是頗下了一番工夫。

於是,這個問題一下子就成了新聞熱點,網上各種立場,各種觀點吵翻了天。

這讓我想起了幾年前一些舊聞。

比如,有專家說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父親違反交通規則,對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建議把這篇文章從教材中刪掉。

又比如,有人說四大名著中存在很多兒童不宜的情節,因此四大名著不但要從教材中刪掉,而且也不應該推薦給兒童閱讀。如果非要給兒童閱讀,那就要出一個刪節之後的“潔本”才行。

再比如,有人說孟子《富貴不能淫》中,孟子說:“無違夫子,以順爲正者,妾婦之道也”。這是孟子完全不尊重婦女,是在荼毒青少年,必欲去之而後快。

從我作爲語文老師的視角來看,這些五花八門的現象背後的本質並無不同,都是對閱讀的基本常識缺乏理解所致。因爲缺乏基本常識,所以一旦在閱讀中,發現某些文本的表達自己覺得不合理,和自己的觀念相沖突,於是就很激動,甚至憤憤不平起來了。

那閱讀需要哪些常識呢?就以上問題,對症下藥,我覺得至少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不能拿了當代的尺子作爲標準來衡量古代。

人類社會幾千年的歷史,社會生活在不斷髮展變化,從生活習俗,到道德觀念、法律制度等,不同的時代都可能大不相同。比如,今天關於不能虐待動物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幾千年前,還把活人當成殉葬品,就更遑論動物了。

不要用當代的尺子作爲標準來衡量古代,發現這也不合適,那也有問題,其本質上也是一種故步自封。歷史的問題要用歷史的眼光來看,而不是站在今天的所謂高度來批判,以爲自己是站在了歷史的頂點。

錢穆先生在《國史大綱》序言中這樣說:“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至少不會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已往歷史最高之頂點,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諉卸於古人。”

閱讀也應該如是,我們不能只是一味以今天的標準來剖析甚至批判過去的文本,還務必要還原回這個文本所在的特定歷史語境,才能理解這個文本的價值和意義。文本理解從來不是單一標準,如果非要採用單一標準,就像拋開地域飲食習慣以及飲食歷史發展變化,去爭論豆腐腦到底是鹹的正宗還是甜的正宗一樣無腦可笑。

2.不能通過審查的方式製造一個“無菌”的閱讀環境。

現在有這樣一個趨勢,就是一旦某個作品在某個點上引發爭議,大多數人的想法要麼是一禁了之,要麼是不停地刪改相關文本,以便達到消除爭議問題的目的。這些做法,都是典型的削足適履,甚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是對原始文本樣貌的扭曲和破壞。

事實上,一個文本,尤其是一部經典名著,一定是常讀常新,常讀常深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能要求大家都統一思想,必須從某一個角度來認識閱讀這個文本,必須得出相同的結論,那不是閱讀,而是洗腦。

想把引發爭議的文本禁掉,或者做一個“潔本”,營造一個閱讀上的“無菌環境”,都是烏托邦式的幻想。事實上,這種閱讀上的無菌環境,只會讓人的頭腦越來越弱智,越來越愚蠢。這就像是一個人長期被置於一個無菌的環境中一樣,他非但不能更健康,反而對任何病毒的侵襲都缺乏最基本的免疫力。

3.閱讀中不能揪住細枝末節不放,而要抓住根本。

閱讀一個文本,要抓大放小,要從大處着眼,要看到哪些是閱讀這個文本最大的最應該有的收穫,而不是揪住某個細枝末節不放。有些人一旦發現一個與現代觀念不合的某個細節,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並以此爲能事,這實在是一種閱讀上的幼稚病。

我們成人可以引導未成年人在閱讀中學會質疑,但也要告訴他們,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比如,在上《愚公移山》這一課時,就有學生提出質疑,他認爲移山是最愚蠢的選擇,愚公可以搬家,可以繞道,可以挖掘隧道,甚至可以坐飛機,任何一個選擇都比移山成本要低得多。他很得意,覺得這種質疑是閱讀中的創新。我正告他,你要理解這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要抓住寓意。愚公是人,移是克服,山是困難,愚公移山講的就是人要克服困難。生活中我們會面對無數的困難,我們都能躲過去嗎?都能繞道走嗎?都能尋求到捷徑嗎?不能!我們得學會面對困難,學會戰勝困難。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質疑不可怕,有質疑是好事。有質疑纔有碰撞,有碰撞纔有思考,要引導他們去理解,去思考。不理解也沒有關係,但不能因爲學生不理解,或者擔心這個文本對他們產生某種不良影響,於是就將其徹底屏蔽或者摒棄掉。反而要給他們接觸這個文本的機會,任何人的理解都是由淺入深的,如果都不讓他接觸更多引發思考的文本,連淺都沒有,何談深入呢?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在閱讀這個問題上,不能也不應該出現小學生一質疑,成年人就心驚的魔幻景象。一個具備基本閱讀常識的成年人,要有勇氣有能力以心平氣和的態度去面對這些問題,要從閱讀的基本常識出發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歡迎分享,若公衆號轉載,請聯繫授權。

給我自己的作品帶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