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漁民轉產專業 告別“江湖”收穫新生活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國

閱讀提示

位於三峽庫區腹心地帶重慶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重點區域,截至目前,重慶已累計舉辦退捕漁民專場招聘會50餘場,開展職業培訓2000餘人次、職業介紹近15000萬人次。全市轉產安置的7723名漁民全部轉產轉業,符合條件的10428人全部參加養老保險,漁民上岸後的新生活越過越好。

“我祖祖輩輩都是在長江上打魚,禁漁後,現在在藍天公司做清漂工作。禁漁和清漂都是保護母親河,我這輩子都離不開長江咯。”重慶忠縣忠州街道退捕漁民彭金友6月28日對記者說,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不僅自己被聘爲忠縣藍天公司清漂人員,兒子也被吸納到忠縣渝海運業有限公司做出租車司機,過去一起捕魚的100多名弟兄都已實現就業。

位於三峽庫區腹心地帶的重慶系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重點區域,針對年齡普遍較大、學歷低、就業技能單一的退捕漁民,相關部門通過“點對點”開展適合漁民特點的水產養殖、加工等各類實用技能培訓和跟蹤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舉辦退捕漁民專場招聘會50餘場,開展職業培訓2000餘人次、職業介紹近1.5萬人次。全市需轉產安置的7723名漁民全部轉產轉業,符合條件的10428人全部參加養老保險。

上岸後日子過得安穩多了

“以往在水上生活總是提心吊膽,如今上岸後有了穩定收入,日子過得安穩多了。” 重慶合川區草街街道高梘村50歲的退捕漁民蔣依霞說,因無法通過市場手段實現就業,區人力社保局以公益性兜底安置的方式,給她安排了一個清潔維護的就業崗位

據瞭解,在織牢“保障網”、實現政策全覆蓋方面,重慶將退捕漁民納入重點就業羣體,制定出臺退捕漁民安置保障百日攻堅計劃和做好退捕漁民就業幫扶、養老保險參保、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等配套政策文件,從就業服務、職業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做好退捕漁民安置保障工作。

“目前已全面落實社保補貼公崗補貼、交通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養老保險代繳等幫扶政策。”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已發放培訓補貼34.3萬元、社保補貼3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472萬元,代繳困難人員養老保險106人。

重慶豐都船運業較發達,就業崗位需求大,爲此當地政府與重慶市嘉陵江航道海事事務中心、縣港航海事事務中心和重慶市涪陵區船員協會船員培訓學校銜接,按照“政府主導、行業幫扶、學校培訓、企業帶動”原則,舉辦了漁船退捕轉產轉業暨船員技能培訓班。培訓結束後,40名漁民學員通過培訓考覈後,取得內河船舶基本安全合格證書、內河客船特殊培訓合格證書,並被推薦到有關航運企業從事船員工作,讓退捕漁民告別 “江湖”的同時,再向水上迎新生

只要人不懶,日子照常有盼頭

“以前還擔心上岸後沒收入,現在自己搞果園,日子過得安穩又有盼頭。”江邊出生,靠江長大,50多歲的巫山漁民張福林對長江有着與生俱來的感情。庫區蓄水後,下河捕魚的村民越來越多,每天清晨,他都和妻子搖着小船撒網捕魚,然後挑往岸邊的集市賣給商販。30多年來,漁業捕撈一直是一家老小的主要經濟來源。“過去,江裡魚多,我每天能撈上近百斤。”張福林說,大約五六年前,他已明顯感到,長江裡的魚越來越少,一網下去能有七八條小魚已屬幸運,每天的捕撈量也不過數斤。

“退捕後我經營了一個果園,再不用冒着風雨坐船捕魚,生活比過去愜意多了。” 張福林說,早在 2017年,他就在政府的引導下嘗試退捕轉產,拿出30餘萬元積蓄在江邊發展柑橘種植,政府免費提供種苗,還定期派遣農技專家深入果園,手把手教他種植技術。去年,張福林種的柑橘樹首次掛果,靠着政府搭建的“線上+線下”銷售平臺,他掙了20餘萬元。

萬州區甘寧鎮位於長江岸邊的“老船民農家樂,43歲的陳文學正在給客人準備飯菜。面朝長江,陳文學對“渡口上漁舟”的生活依然記憶猶新,“我開船、媳婦下網,打了20多年的魚。”

“國家禁漁政策要支持,但是上岸後怎麼生活?”這一度讓陳文學犯難。自家農房就在長江岸邊,風景好;沿江公路年初修通了,交通更加方便……陳文學看到了商機,退捕上岸後,兩口子養起了土雞、辦起了農家樂:“我這裡江景美,還有土雞等食材生態,每月的營業額都能超過4萬元。”他說。

不僅收入增加,還能保護長江生態

齊登富是重慶江津區最後一批上岸的漁民,2018年退捕後,他沒有尋找其它工作,而是加入了護漁志願隊,從捕魚人轉爲護漁人。每天,齊登富都駕駛着船舶,對水域進行常態化巡邏,及時發現和制止非法捕撈行爲,最忙的季節要在船上待通宵。這活不輕鬆,但他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

江津區地處長江沿線,境內水域全部處於重慶市水生生物保護區。“我們引導退捕漁民組建志願隊,發揮他們懂水性、熟悉水域環境等特長,實現重新就業。”江津區漁政站站長李榮說,近年來,江津區全面開展長江流域生態修復,認真落實河長制,長江江津段水質穩定保持在Ⅲ類以上。

針對部分漁民“愛長江、護長江”的意願,萬州區除了組建漁民清漂隊,還委託第三方在漁民中招聘護漁隊員,協助漁政部門打擊非法捕撈。

“我今年58歲,打了一輩子魚。船對我來說就像農民的鋤頭,放不下。”萬州退捕漁民熊人建告訴記者:“現在政府安排我在江上專職清漂,可以繼續在船上工作。不僅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我還可以保護長江生態。”

喝長江水長大的宋彬如今已經是退捕漁民的帶頭人,他利用20萬元補償款,在北濱路開辦的老宋漁家裡,其中30名員工都是曾經一起打魚的退捕漁民。由於對長江感情很深,他空閒時仍會去江邊轉轉,看看長江的變化。“江水變得越來越清澈了,我前幾天還在江面上看到了紅嘴鷗和野鴨。”宋彬高興地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