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硬核科技越來越搶眼(十三五・中國印象(15))

10月31日,國產飛機C919在2020南昌飛行大會開幕式上進行動態展示。  周國強攝(人民視覺

地球磁場倒轉的時候,什麼因素會誘發生物大滅絕?10年前一個冬夜,當我站在窗前雪花飄落時,突然頓悟,我要找的答案在火星上。”10年前,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魏勇決心到德國深造、研究火星時,很多人都覺得他“瘋了”。

“當時,中國的火星領域研究幾乎是空白。”魏勇說,只有自己的導師衛星堅定地支持他走出去。

而今,昔日的板凳坐成了熱板凳。2016年,在“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向太空,邁出了中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深空探測看當代,行星科學靠未來。”回想起導師的支持和囑託,魏勇倍有感觸。作爲“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萬衛星在“天問一號”發射之前因病離世。但是在他的身後,已有更多“後浪”奔涌而來。

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十三五”時期,中國着力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一批“國之重器”紛紛亮相――天空之上,“嫦娥”“玉兔”奔赴廣寒,國產大飛機自在翱翔,北斗衛星精確導航;海洋之中,“蛟龍”“天鯤”各顯神通,“奮鬥者號”萬米深潛,“雙龍探極助力科考……

5年來,中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5.3%提升到59.5%,在全球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排名中升至第14位。創新,正成爲引領中國發展的第一動力。

多年來,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黃志偉一直堅持着“711”的生活方式――從早晨7點工作到晚上11點。他長期從事免疫與感染疾病領域的基礎研究,近年來在T細胞受體複合物的分子組裝、適應性免疫機制等方面作出了諸多領先成果

“做基礎研究可能耗時很久,甚至需要坐很長時間的冷板凳。但我們國家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就在於基礎科學。如今中國科學家有了更好的資源和條件,可以靜心探索,在中國大地上產生原創成果,爲世界、爲人類所用。”黃志偉說。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總開關。5年來,中國基礎研究投入已從2015年的716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335.6億元,年均增幅達16.9%。2019年,中國基礎研究投入佔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首次達到6%。

在源頭活水的澆灌下,“十三五”期間,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鐵基高溫超導、克隆猴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在中國競相涌現;中國國際科技論文數量、高被引論文數量均位居世界第二位;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居世界首位……

2020年5月27日,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一直關注登山隊進程的“無腿勇士夏伯渝格外激動。“這次登頂測量使用了我們自己的北斗導航系統和5G技術,很讓人振奮!”夏伯渝說。

45年前,夏伯渝和隊友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搭建了“中國梯”,爲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如今,“十三五”期間中國科技的硬核成果,正在爲世界搭建更多通往頂峰的“中國梯”――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全球都能享受到中國北斗高質量的導航、定位和授時服務;嫦娥五號飛往月球進行無人採樣,已有不少國外科學家和航天機構提出,希望利用中國獲得的月球樣品開展研究;國產大飛機C919一飛沖天,國內外客戶達28家;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即將向全球科學家開放,成爲天文領域的“世界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