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鳶搖曳寄深情

威風凜凜的孫悟空、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潑可愛的雛燕……走進孔令民家中,客廳牆上掛滿了形狀各異的風箏

扎風箏、研究風箏、開設風箏課程,作爲曹氏風箏的第二代傳人,孔令民已經與風箏相伴近50年。

風箏又名“紙鳶”“風鳶”“紙鷂”,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曆史。清代文學家曹雪芹製作風箏的高手,他在蟄居北京西山時,爲“使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著成《廢藝集稿》一書,其中第二卷《南鷂北鳶考工志》介紹了43種風箏的扎制方法、骨架圖、口訣以及放飛技巧

孔家與曹氏風箏結緣始於1943年。孔令民的父親孔祥澤當時在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就讀,偶然得到機會臨摹《南鷂北鳶考工志》的部分手稿

此後,孔祥澤按圖索驥,將風箏扎製得像模像樣,並潛心於研究和推廣風箏藝術。因爲欽慕曹雪芹,他把風箏命名爲“曹氏風箏”。

“我父親癡迷了一輩子風箏藝術。”孔令民說。深受父親影響,孔令民從小就喜歡風箏。上世紀70年代,他到河北插隊,一有機會就撿秫秸扎風箏。插隊回京後,他在大興一家玩具廠技術指導,爲改善工廠的經營狀況,孔令民開始系統地跟父親學習曹氏風箏的製作技術。

“這些風箏是他做的,在比賽中獲過獎!”手指牆上的風箏,孔令民滿臉自豪。孔令民口中的“他”,就是兒子孔炳彰,他將曹氏風箏的傳統技法與其他技法相融合,做出了更多的風箏樣式

《南鷂北鳶考工志》早已佚失,將曹氏風箏技藝完整地記錄下來,成爲孔祥澤多年的心願。2002年開始,82歲的孔祥澤口述,孔令民和孔炳彰整理,用兩年時間寫就了《曹雪芹風箏藝術》一書,祖孫三人還特意製作了138件風箏用以拍照配圖。2006年,該書在德國萊比錫被評爲“世界最美的書”。

“風箏包括扎、糊、繪、放4個步驟,稱爲四藝,尤以扎放最爲關鍵。”孔令民今年74歲,手中的活兒依舊利落。只見他右手持刀,先將毛竹劈成粗細不等的竹條,粗的不過幾毫米,細的宛若絲線根根筆直。待竹條表面的老皮一一刮淨,摸上去光滑平整,再用火烤。竹條均勻受熱後,雙手用力使其彎曲變形,直到呈現自然的弧度,風箏的骨架便成形了。“要根據風力和風箏的大小來決定竹條的粗細,骨架最講究中正平直,否則飛不上天。”

“幹風箏這一行必須坐得住。”孔令民說。即便像他這樣的熟手,一個簡單的風箏也得做半個月。塗色講究“三烘九染”,孔令民製作一人高的“百子九龍沙燕”光繪畫就用了3個月,不滿意之處反覆修改,以求達到既可遠觀又可近賞的效果。

2011年,曹氏風箏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先後赴德國、俄羅斯、冰島、瑞士等國家參加風箏展覽及放飛活動。在雅典展覽時,因觀衆太多,主辦方不得不規定一天限流5000人。

“曹氏風箏是全社會的財富,要讓更多人瞭解它。”上世紀80年代起,孔令民和愛人常年到學校開風箏課,從幼兒園講到大學,深受喜愛。愛人去世後,重任落到了兒子孔炳彰身上。

孔炳彰爲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美術教材編寫了“風箏”這一章節,並撰寫了教學設計。在他組織的民間藝術社團裡,有的學生學會了製作漂亮的扎燕,放飛時,圍觀同學羨慕不已。“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一顆傳統文化的種子,日後會生根發芽。”孔炳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