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機器人取代勞力? 日月光總經理吳田玉分享看法

華南金控舉辦「工業4.0大未來論談」。(圖/記者姚惠茹攝)

記者姚惠茹/臺北報導

進入工業4.0時代,臺灣產業轉型發展,走到了關鍵的十字路口,華南銀行經濟日報今天(25日)舉辦的「工業4.0大未來論壇」,邀請到臺達董事長英俊分享產業升級的新契機、日月光半導體總經理吳田玉分享實務應用,共同爲產業找出對策,會中吳田玉提到,智慧工廠並不是取代人力,而是取代產業新生出的極多樣、極少量生產,且人力成本節省金錢,並不夠支付機器以及工程師費用,所以不存在智慧工廠裁員問題

「工業4.0大未來論壇」提到,自從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以來,工業的發展與轉型,成爲全世界產業轉型的標的,對於臺灣來說,不論在傳統制造、機械製造、半導體、光電,甚至生醫領域,都將結合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投入製造生產,爲產業創造新的機會與發展。

▲華南金控董事長吳當傑肯定政府產業政策。(圖/記者姚惠茹攝)

華南金控董事長吳當傑致詞表示,政府對於產業升級的政策明確,像是金管會提出的金融發展行動方案,就期盼金融攜手產業、結合科技創新、進軍國際市場、致力金融服務,並且配合政府政策,對中小企業放款達到2700億,爲5+2產業達到2000億而努力。

▲臺達電董事長海英俊分享工業4.0-產業升級新契機。(圖/記者姚惠茹攝)

臺達電董事長海英俊率先針對工業4.0-產業升級新契機分享,他表示所謂的工業4.0就是可以實現彈性生產、少量多樣的智能製造系統,在這個產業鏈中,智慧機器人、自動化和物聯網技術是最主要的組成關鍵,而目前臺達電的自動化系統整合能力,已經有一條從工業機器人到智能設備,所打造出來的「智造示範線」,從2015年到2018年,所使用的人力從42人變成5人,產能則是從一個月2.5萬增加3.5萬pcs,所以智慧製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僅提高品質,更加提高客戶滿意度,也是臺灣產業升級的助力

▲日月光半導體總經理吳田玉分享工業4.0-實務應用。(圖/記者姚惠茹攝)

日月光半導體總經理吳田玉則是針對實務應用面來分享,他表示,過去臺灣以少樣多量的生產模式,壓低成本來取得世界競爭力,而現在則需要爲了符合各個國家的不同規格,臺灣需要轉型到少量多樣的生產模式,才能取得新的競爭力,這就是智慧工廠的關鍵所在,而日月光目前就有3座關燈工廠,以提高品質、加速交期、達到科技自動化爲目的,並規劃未來3年再增加關燈工廠到14座,因爲他認爲智慧製造就是臺灣在全球競爭的利基點

此外,吳田玉表示,智慧工廠並不是取代人力,而是取代產業新生出的極多樣、極少量的生產,像是車用醫療軍用相關領域,所需的規格不同、要求更加嚴格的產業,而且智慧製造的品質、效益高是產業轉型的重點,但是人力成本節省的金錢,並不夠支付機器以及工程師費用,所以不存在智慧工廠裁員的問題。

最後,吳田玉指出,工業4.0是全球角力合作的新競技場,未來工業4.0願景則是智慧製造、綠色生產和都市生產,在效率能源及永續環境創造雙贏。而智慧製造是臺灣在全球競爭的利基點,更需要提升臺灣整體供應鏈數位化與競爭力,進而爭得商業轉型與全球接軌的先機,循序漸進,從改善企業體質開始,創造產業轉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