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多元價值 邱心怡找到真正的快樂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要從炙手可熱的國際貿易職場「跳tone」地轉換到薪水微薄、把屎把尿的社會服務工作家人或是周遭親朋好友多半不會支持;不過目前就讀臺北教育大學特教研究所邱心怡卻是幸運的一位,爸、媽平時熱心公益,更是善心寄養家庭,對她而言志工不是生活的額外負擔而是生活的平常作息,如同吃飯、走路一般。

看在爸媽的眼裡,邱心怡的「志工緣」從小就可以看出端倪,邱爸爸說,她從小就很有愛心,又特別有小孩緣,就連考大學原本就想往幼教或特殊教育發展,只是沒考上師範體系,才改選了國貿系,沒想到最後還是轉回志工的行業;邱心怡笑說:「繞了一大圈又轉回來了!」

英國志工行 職涯大轉換其來有自

由職涯規劃的觀點來看,邱心怡的轉軌案例確實奇特,不過當瞭解了她具有天生天使性格,就比較容易明白,不論命運如何擺盪,她的天使心如同指南針一般終會讓她迴歸到關懷衆生的職涯上。

2009年英國行是邱心怡轉換爲社福職涯最重要的轉捩點大學畢業後她原先在國貿職場上有不錯表現,但卻始終念念不忘的志工心願讓邱心怡選擇放下現有的工作,開始第一次的志工之路,前往英國Norwood-Ravenswood Village擔任身心障礙照顧者的志工工作一年。

和邱心怡在宜蘭教養院認識的好朋友王珈琳林中荷都有同樣的感覺,那就是邱心怡開朗平易近人,對服務的人貼心,頗似年輕的德瑞莎修女。儘管她是志願投入志工服務,但難免會有受挫的時候,奇妙的是,每每挫折感纔剛涌上,隨之而來的卻是意料之外的溫馨情,讓她總是一再地忘情於志工服務。

接受社團法人臺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ICYE)安排,要前往英國擔任志工以前的邱心怡,原以爲做志工服務只要願意投入、體貼關懷,就不會有什麼調適問題,沒想到剛去英國的第一個月,因爲當地社服機構貼心替他們安排適應環境時期,沒有讓他們有立刻投身志工服務,反而讓她突然有種「沒事可做」的空虛和挫折,一時間心情低落到想哭,「不知道從遙遠的臺灣專程飛到英國,到底要幹什麼?」

發現邱心怡心緒的低盪的人不是服務的志工,而是一位需要被服務的院生,「他看出我不開心……」邱心怡壓抑的心情至此潰堤當場就哭了起來,那位院生輕拍着她說:「不哭了、不哭了……」,還把她的手勾在他彎起的手臂中,像是在說「我帶你回家」。原本來照顧人的角色變成被照顧的對象。

進入臺北教大特教研究所 志工依舊不停工

一年的英國志工生活結束,邱心怡內心有了決定,回國後她開始尋找社福方面的工作機會,礙於社福機構用人有一定的專業背景要求,於是她重新拾起書本轉攻臺北教育大學就讀特殊教育研究所,白天就近在附近的社福機構擔任志工,課餘時間也擔任家教,志工工作沒有中斷,「唸書學費也可以自己來支付。」

家裡環境不錯,邱心怡從沒有衣食上的壓力,但邱心怡沒有富裕子女的驕氣,邱媽媽說:「她很隨便,也不用名牌。」不過對這個女兒常常「突然」告知前往比較偏遠落後地區國家的行爲,讓她只能擔心卻不知該如何勸阻。

「說不擔心是騙人的!」尤其是邱媽媽深知自己的女兒身體不是很好。邱媽媽回憶說,心怡要出發前往英國的前三天,先前拔的牙沒拔好突然大出血,急診跑了三次,「真的是嚇壞了。」但她還是堅持要去,家人也拿她沒有辦法。

現在固定寒暑假都會前往宜蘭教養院服務的邱心怡認爲,宜蘭教養院的作法、觀念和英國的方式很接近,她也很喜歡這樣的志工服務環境。面對未來,她說,她會繼續地投入特教行業中,因爲這個行業的夥伴貼心、熱情、不做作,是最天真的一羣。正因如此,邱心怡相信,「棄商從教」將會是她終身不悔的選擇。(我想閱讀更多志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