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建校至今已有90餘年的歷史 譽爲“河南的清北”
大學是一個國家最神聖的文化機構,最高的象牙塔,也是社會道德、理性正義的凝聚之所,但大學的內在品質與精神氣質的養成並非一日之功。所以,好大學一定有自己的歷史積澱與文化傳承。肇始於1928年的鄭州大學是河南高等教育百年曆程的見證者、也是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
鄭州大學由原河南醫科大學、原鄭州大學、原鄭州工業大學合併而來。
原河南醫科大學起源於國立第五中山大學。1928年9月位於開封的國立第五中山大學(國立開封中山大學)增設醫科;1930年,國立第五中山大學改爲省立河南大學;1942年,成爲國立河南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河南大學醫學院獨立辦學,改名爲河南醫學院;1953年起在鄭州開始建校,1958年,河南醫學院遷址鄭州;1984年,更名爲河南醫科大學。
第二支學脈原鄭州大學始建於1956年,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1996年成爲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也是河南唯一一所重點高校,被譽爲“河南的小北大”。
第三支學脈原鄭州工業大學成立於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屬的重點院校,原名鄭州工學院(化工部六大學院之一);1996年更名爲鄭州工業大學,這所學校曾創造了河南省的第一臺計算機。被譽爲“河南小清華”。
千禧之際,三強熔鑄,於2000年7月10日,合併組建新的鄭州大學。
(二)歷史上的鄭大:搶抓機遇,乘勢而上
學校發展歷程的背後,是國家關於高等教育的戰略佈局。從大的方面來看,新中國成立以來,高等教育有三次較大的調整佈局:
第一次佈局:1978改革開放以後。隨着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確立,我國的高等教育重新走向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步加快。
第二次佈局:實施211、 985工程。1996年國家提出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實施“211工程”建設。“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程,是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共有112所高校入選。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週年大會上向全社會宣告:“爲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從而拉開了“985工程”建設的序幕。北大、清華率先進入,1999年更多學校進入“985工程”。此後“985工程”院校雖陸續增多,但河南的所有大學榜上無名。一個一億人口的大省,卻沒有一所重點大學的殘酷現實深刻地觸動了河南的當家人、河南的教育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鄭大合校,可以說是組合了河南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也實實在在肩負起了振興河南高等教育的重任。時任省領導李克強同志多次到鄭大指導工作,從新鄭大的規劃、佈局到奠基,“一張藍圖繪到底”,讓鄭大人感動不已、至今難以忘懷。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7月10日,新鄭大合校十週年之際,李克強總理作出了重要批示:“10年來,鄭州大學立足新起點,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基礎建設和服務管理等各方面取得可喜進步,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爲國家尤其是中原地區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撐。鄭州大學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改革創新爲動力,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研究能力和辦學水平,着力打造全國一流大學,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努力建成中部地區的人才高地、科研基地和交流合作中心,爲促進中部崛起、建設創新型國家、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第三次佈局:實施“雙一流”建設。2015年國家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目標。“雙一流”建設成爲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2017年9月20日,國家公佈了“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39+3),鄭州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成爲985高校外,僅有的三所入選高校之一,另外兩所是雲南大學、新疆大學)。這是鄭大歷史上的標誌性事件,也是河南高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終於結束了中原大地沒有國家重點大學的歷史!
2018年3月,學校又成爲部省合建高校(全國僅14所),實現了體制機制上的新跨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鄭州大學風光無限、壓力無邊,承載的是一億河南人的重託與期盼!鄭州大學之所以能在合校18年之後在衆多的地方綜合性大學中脫穎而出絕非偶然:因爲鄭大人抓住了一切機遇,不懈努力、乘勢而上,創造了不同凡響的業績。可以說今天的鄭大走到什麼樣高度、達到什麼樣的水準,取決於鄭大人的付出與努力程度。
二、現實維度的鄭州大學
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澱,經過一代代鄭大人的不懈奮鬥,鄭州大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成就。立足新時代,學校確立了綜合性研究型的辦學定位,提出了一流大學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力爭到本世紀中葉建成高水平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一)現實中的鄭大:規模宏大,學科齊全
規模大是學校最大的校情:從學生規模上看,鄭州大學面向全國招生,覆蓋全國所有省份。學校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1萬人、各類在校研究生1.9萬餘人,留學生2500餘人。學生總體規模7萬餘人,是全國在校生規模最大的巨型大學。
從學科設置上看,作爲全國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學校設有文、理、工、醫、農等12大學科門類,51個院系,116個本科專業,3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博士點數量位居全國第22位)、5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現有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8個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ESI學術機構全球排名第698位,位列全國高校第42位。
同時,作爲河南省醫療系統的集團軍和領頭羊,鄭州大學10家附屬醫院開放牀位數3萬餘張,年門診量突破2000萬人(次),充分展現了我們的規模效應。
(二)現實中的鄭大:人才薈萃,師資雄厚
學校匯聚了一批名師名家,現有教職工57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學部委員16人;海外院士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長江學者10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4人,教授738人。
學校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4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21個、通過認證的專業16個(國際工程教育認證11個,(建築學和城鄉規劃專業通過住建部的專業評估),臨牀醫學、護理學也通過了教育部的認證。
(三)現實中的鄭大:滋蘭樹蕙,桃李芬芳
鄭州大學爲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94萬校友遍佈世界各地,成爲民族復興大業的建設者和各行各業的中堅骨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鄭大品牌”。學校建立海內外校友組織47家;在近4屆的兩院院士評審中,有8位校友當選院士;十九大代表中,有15位鄭大校友,其中4位當選兩委委員;兩位傑出校友:建業集團董事長鬍葆森先生、正商集團創辦人張敬國先生分別向學校捐贈1億元人民幣設立“本源教育發展基金”和“正商教育發展基金”,助力學校一流大學建設。
三、文化維度的鄭州大學
文化是大學之靈魂,大學之本色。有文化的大學纔有魅力、纔有貴氣,一所好大學的成長曆程就是在厚重博雅、止於至善、潤物無聲的環境中塑造自己卓爾不凡的精神品質與價值追求的過程。鄭州大學堅持文化育人與開放辦學,形成了中原傳統文化與現代開放交融的文化特質,初步建成追求卓越的文化體系。我想從四個層面來概括鄭大的文化:
(一)鄭大文化體現了鮮明的中原文化底色
天地之中,巍巍宇黌(hóng)。鄭州大學地處中原,佇立在黃河南岸,根植於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沉穩樸實、包容寬厚滋養了鄭大人“自信、開放、尊重、堅韌”的品格。正是這份自信,讓鄭大的發展步伐堅定;正是這份開放,讓鄭大的發展與世界同行;正是這份尊重,讓鄭大的發展道路更廣;也正是這份堅韌,讓鄭大的發展平臺更爲開闊。
(二)鄭大文化詮釋了多元交融的文化特色
從古絲綢之路,到四通八達的鄭州航空港,中原文化與世界文化始終交流互通。北起黑河,南到天涯海角,都有鄭州大學的優質生源基地,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子與來自98個國家與地區、遍佈歐亞非的留學生相聚於美麗的鄭州大學。不同的地域文化、異域文化在鄭大校園裡交流互通、多元並存、相得益彰。
(三)鄭大文化展現了魅力紛呈的學科文化亮色
鄭州大學堅持以學科爲龍頭,凝練學科文化,瞄準學術前沿,推動學科重構,實現各學科均衡發展。形成了以資源材料、腫瘤防治與轉化醫學、綠色催化、中原歷史文化等爲代表的綜合性大學一流學科佈局;構建了一流學科、優勢特色與重點學科、基礎與新興交叉學科三級學科體系,形成了學科交叉、知識對流,不同學科文化競相綻放、相融互補的育人氛圍。
(四)鄭大文化彰顯了求是擔當、追求卓越的文化本色
求是擔當、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質是鄭大文化最核心的要素。
鄭大人是敢於擔當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突如其來的災難激發了普通人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感。關鍵時刻,鄭大附屬醫院的189名醫護人員,分5批次奔赴湖北抗疫一線,涌現出了諸如趙鬆、張衛青、周凱、萬琳、胡紹月等一批典型人物。這些原本平凡的醫學人,以不平凡的壯舉深刻地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和敢於擔當的鄭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