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傳遞貨幣政策信號: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穩經濟 年內降準仍可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唐婧 北京報道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強調要“堅定不移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要加強逆週期調節,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快全面落實已確定的政策舉措,及早儲備並適時推出一批增量政策舉措。

內外因素交織之下,7月政治局會議定調頗爲關鍵。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經濟成績,同時充分估計了形勢的嚴峻性,指出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進而首次提出“宏觀政策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政策基調傾向於更加積極,預計下階段會有更多力度更大的一攬子政策出臺,提振信心與預期。

降準降息仍是政策的可選項

羅志恆告訴記者,當前中國仍處於疫後恢復期,總需求不足是當前宏觀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一方面房地產尚未企穩,另一方面地方財政壓力不容忽視,爲此有必要進一步採取力度更大、節奏靠前的政策。

在財政政策方面,會議提出,要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更大力度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兜牢“三保”底線。

在貨幣政策方面,會議提出,要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財政支出和政府債發行節奏偏慢,加快專項債發行和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屬於存量政策的加快落地,有助於改善上半年狀況。財政支出加力的方向主要集中在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和“三保”領域。

從貨幣政策的角度看,明明認爲,促進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和穩定人民幣匯率依然是央行的主要目標。7月央行的一系列降息操作已經在落實政治局會議提出的政策思路,未來也不排除降準、結構性工具及其他貨幣政策工具發力的可能,進一步支持經濟企穩回升。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也認爲,下半年降準仍可期待。因MLF到期規模將逐步放量,且政府債融資規模將會提升,基於彌補基礎貨幣缺口、穩定貨幣供應規模、改善商業銀行流動性指標的需要,央行有必要全面降準25個基點至50個基點,釋放5000億元至10000億元資金。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也有望繼續發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預計央行將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的原則,在保持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的穩定性的同時,對部分到期專項再貸款工具可能追加新額度。同時,推動新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落地生效,加快推動專項資金與項目對接。

羅志恆還建議,考慮到今年土地出讓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不及預期,財政支出因此不及預期,可以考慮研究追加赤字增發國債,增發的國債可以用於三個方面:一是轉貸壓力較大的部分地方政府以緩解流動性風險,推動地方政府從應急狀態迴歸常態。二是給相關失業人羣以及城鄉中低收入人羣發放部分補貼,提高其抗風險能力和消費能力,維護社會穩定。三是投向提前儲備“十五五”規劃的重大項目,同時給予充分的項目儲備時間,避免臨時找項目引發的項目包裝、資金使用效率低的現象。

貨幣政策方面,羅志恆還認爲雖然銀行淨息差收窄和人民幣匯率存在壓力對貨幣政策仍有一定掣肘,但在“以我爲主”的總基調下,降準降息仍是政策的可選項。應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打擊銀行違規高息攬儲行爲,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適當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遏制套息交易,並進一步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

再提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

7月政治局會議還提出,要切實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形成各方面共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要繼續發揮好經濟大省挑大樑作用。

在今年上半年,各省份經濟“成績單”中”,廣東以6.5萬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居於首位,江蘇、山東分別以6.3萬億元、4.7萬億元位居二、三位。浙江地區生產總值爲4.1萬億元,河南地區生產總值爲3.1萬億元,四川、湖北、福建、湖南、安徽、上海、北京、河北等地GDP均超2萬億元。

對於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曾坦言,宏觀經濟治理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政策不能協同發力,甚至宏觀經濟政策存在衝突的地方。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就曾提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同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進一步強調“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今年4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又再次明確,“要做好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加強預期管理”。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則將“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納入財稅金融改革的重點內容。7月21日,《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發佈,明確提出要統籌推進財稅、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同時提出要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並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都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

多名受訪人士表示,在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財政政策應及時補位,與貨幣政策協同發力。羅志恆表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可考慮增發國債,擴大總需求,確保必要支出力度。同時加快專項債發行,並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推動財政支出增速快速回升。

明明認爲,在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過程中,也應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爲我國經濟健康發展、持續回升提供有力保障。具體而言,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等方式,調節市場流動性,確保財政政策的順利實施和資金的有效流動,並適時調整政策利率,促進實體融資成本下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此外,也可以通過設立結構性工具的方式,配合稅制改革。

對外經貿大學中國金融學院副教授姜婷鳳還指出,我國貨幣政策框架轉型也要兼顧財政政策取向,發揮央行在提升國債市場流動性方面的作用,進而形成更完善的國債收益率曲線。這不僅有利於價格型貨幣政策的順利實施,也有助於宏觀經濟穩定增長和金融市場健康發展。

對於宏觀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中國人民銀行陝西省分行行長魏革軍認爲包括了兩個層面:一是財政、貨幣、產業等政策要增強一致性,二是非經濟政策也要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

對於將非經濟政策納入政策一致性評估,魏革軍曾建議,在制定非經濟政策時,應將對經濟的影響作爲核心評估因素之一。明確納入評估的非經濟政策範圍,對非經濟政策的經濟成本與效益進行量化分析,避免政策衝突與重複。

他還提到,要強化不同部門政策執行的協調與配合。建立政策執行協調溝通機制,根據政策一致性評估結果,制定協同計劃。同類型政策執行中開展部門配合,發揮政策執行的合力;在不同類型的政策方面,注重政策執行的充分溝通,防止政策執行中產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