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八高校打造“通識教育共同體”,已有8000學生共享課程

林曉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董碧水

“只要將測試的食物放進去,就可以讀取食品的甜度。聽着有點神奇,但這臺儀器做到了。”近日,在浙江工商大學食品感官科學實驗室裡,20位來自不同院校不同學科的學生一起,津津有味地體驗了一把食品感官分析技術,他們一個個全神貫注,聽着張衛斌老師講授“味覺改變生活”。這也是最受同學們歡迎的通識課程之一。

爲全方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共享教育資源,去年4月,浙江工商大學牽頭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浙江海洋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等8所高校,共同建立“浙江省高校通識教育學習共同體”平臺。

當天的《味覺改變生活》即是“通識教育學習共同體”開設的線下“遊學課”。目前,“共同體”開設的線上課程還有《機器人中的機械工程》《浪尖上的海洋體育——海島野外生存》《中國竹文化》《詩意的人學》等20餘門體現各高校特色的通識課。課程上線不到半年,有近8000名學生參與選課共享。

浙江工商大學教務處處長厲小軍介紹,校際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是“通識教育學習共同體”的重要載體,打造特色的通識選修課程,讓不同高校、不同學科學生跨校跨專業選課、交流、研討。“通過校際協同,既爲培育學生通識素養提供了多選課、選好課的可能,也讓學生真正根據興趣和需要選課,提供更多的學習、教育體驗。”

目前,僅浙江工商大學就有200多門課通識選修課程。其中,不少課程還由多個學院的老師跨學科共同完成,這也是工商大通識教育的一大亮點,一些課程也成爲“通識教育學習共同體”的核心課程。

“學以成人”,厲小軍認爲,通識教育重在人的自我完善、開闊視野和格局,也是培養當代大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前提,好的核心課程並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而是有系統的“基本課程單元”,在難與易、通俗與專業之間,讓課程成爲學生專業學習的“助推器”。

目前,浙江8所高校的“通識教育學習共同體”還在進一步整合、推動校際、學科之間的滲透,邀請共同體外名師和社會知名人士參與創建在線課程、精品通識課程、經典閱讀、電影賞析、通識教育講座等,並引導學生跨校跨專業學習、分享。

據悉,各校還進一步明確通識教育課程的管理政策,制訂“放開選課限制”“加大課程宣傳力度”“加強選課服務指導”以及“增開課程數量”“統一課程學分”等,同時搭建質量監控數據庫,開展學生“通識素養測評”。

“旨在引導和激勵更多學生根據興趣和需要選修通識教育課程,拓寬視野、激發師生學術熱情的同時,進一步完善學生的自身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浙江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柳裕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