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發射短程導彈刺疼了誰的臉?
2月27日,朝鮮毫無徵兆的連續發射四枚導彈。讓一度緩和的半島局勢再次走向緊張。朝鮮導彈所爲何指?大家議論紛紛。普遍的看法是,朝鮮要向美韓軍演示威。這種觀點可以說明部分原因,但卻無法解釋,朝鮮爲何在離散家屬會面,半島一團和氣的時候,出此突然之舉。事實上,朝鮮此舉,時機選擇恰當,意義多重。迴應美韓是其中之一,迴應中國的意味也在不言中。
此輪朝鮮局勢緊張,朝鮮出牌的技術更趨於成熟。
美韓軍演開始之前,朝鮮首先發出了「半島和平重大提案」。提案的內容主要有停止敵對行動,推動離散家屬會面等。這一提案的提出,不僅把促成離散家屬會面等人道主義活動的功勞,收入自己囊中。而且將製造新一輪半島危機的責任一把推開。
當「重大提案」被韓國拒絕後,面對洶洶而來的美韓軍演,朝鮮武力示威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朝鮮此輪示威,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彈種的選擇,二是時機的選擇。
朝鮮導彈試射之前,圍繞朝鮮半島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美韓軍演,美韓通過軍演不僅繼續向朝鮮施加壓力,也顯示了美韓穩固的同盟關係。
二則是美國高官軍演前訪華,與中國領導人討論半島問題。顯然中美之間交換了某種意見,也達成了一些共識。中國事後對朝鮮問題的兩點表態,無核與不生亂。實際上對半島各方劃出了中國的底線。
朝鮮此時用短程導彈,做出迴應。也算恰如其分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朝鮮想要說什麼?我們不妨做個解讀。
首先:短程導彈的試射,表明朝鮮不想製造危機,這種反應是防禦性的。實際上也在告訴中國,朝鮮不想製造地區混亂。
其次:朝鮮此時發射導彈,從時機上說,迴應美韓軍演自不用說。迴應中國的目的也同樣存在。朝鮮用短程導彈向中國喊話,朝鮮不會製造半島危機,但有決心也有能力自主的迴應半島危機。意在告訴中國,不要試圖揹着朝鮮,在半島問題上與美國做交易。
★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最後:爲核子試驗熱身,測試各方的反應。朝鮮手中可以反制美韓的牌並不多,核武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張牌。不論是從回擊美韓軍演的角度或是向中國表明其獨立自主立場的角度,還是從完善其核武技術的角度,朝鮮都需要利用美韓軍演,開展新的核子試驗。但朝鮮已經開始走向開放,經濟建設要求朝鮮保持半島形勢穩定。因此,朝鮮便用幾枚短程導彈試射投石問路,測試一下國際社會的反應,爲新的核子試驗熱身。
中國明確表明了半島無核的立場,面對朝鮮日益緊張的局面,中國怎麼做才能實現半島無核。
首先,可以嘗試建立一個半島安全機制,取代現在的停戰體制。六方會談停止已經多時,朝鮮有開放的願望,美國有維持半島現狀的需要。中國有實現半島無核的期待,不妨效法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用「門戶開放,機會均等,尊重領土主權完整」爲原則,協調各方利益,訂立一個關於朝鮮的「九國公約」。嘗試建立一個,以中國爲主導的半島和平機制。
這樣中國才能從朝鮮半島騰出手來,將精力轉移到南海和日本問題上去。
其次,向朝鮮提供包括覈保障在內的安全保障。
中國試圖繞開朝鮮,在朝鮮半島問題上與美國合作的做法十分不可取。因爲朝鮮的存在是中國介入半島事務最好的抓手和資本。沒有了朝鮮,半島問題對中國而言就只剩下中韓領土糾紛,再無其他插手的空間。
而中國想要讓朝鮮放棄核武器,除非向朝鮮提供覈保護傘,否則無異於幫助美國解除朝鮮的核武裝,朝鮮也不可能在去核問題上聽中國的。很多人擔心,中國與朝鮮走的更近,會不會被朝鮮「綁架」,事實上從美國和蘇聯的歷史經驗看,更大力度的介入朝鮮問題,只會讓朝鮮更加依賴中國,而不會被朝鮮綁架。當年朝鮮發生親日派變亂,清政府果斷出兵,才避免了朝鮮被日本過早吞併。清政府都不怕被朝鮮「綁架」,我們有何擔心?該管束的地方沒有管束,該罩着的時候又不願出頭,進退失據,才造成今天中國對朝政策的被動局面。
最後,對於東亞核軍備競賽,中國不用過於擔心。韓國和日本的防衛力量,處於美國嚴密控制之下。研發核武問題上,日本韓國都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但是韓國有美國的核力量保護,加上韓國軍隊的指揮權還在美國手中,完全沒有必要自主研發核武器。而日本早有研發核武的想法,但被美國製止,又受制與無核三原則,短期內也難以搞核武器研發。
所謂的朝鮮擁核會導致東北亞核武器競賽,純粹是美國的恐嚇。如何制止日本韓國研發核朝鮮的導彈試驗,既迴應了美韓,也刺疼了中國的臉面。朝鮮實際上在告訴中國,半島問題的解決,不能繞開朝鮮。朝鮮向中國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那就是中國必須改變以往的無事爲上的外交政策,學習如何構建一個有利於自己的周邊秩序。因此抓住機會,在半島問題上建立一個以中國爲中心的安全機制,即可以有效的解決半島問題,同時也可以爲我們解決南海問題及其它與鄰國的領土利益糾紛積累經驗。
●作者劉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周晶晶,北京朝陽外國語學校教師。本文爲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ETtoday新聞雲》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