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狀況多? 當心更年期提早報到
出血量多到白天也要用夜安型衛生棉、週期亂七八糟……,哪些月經異常需提高警覺?
40出頭的吳小姐月經週期多年來一直是30天,相當準時,最近卻開始縮短到25~28天,月經來的時間也從7天拖長到10天,結束後沒多久,下一次月經又來了,不但生活不方便,也讓她有些貧血,更擔心這是不是更年期提早報到,還是婦科疾病的徵兆?
奇美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蔡幸君說,不少40歲後的女性因月經變化求助婦產科,常見狀況包括:
月經量改變
●量變少或經期變短:一般月經來的時間大約持續5~7天。蔡幸君說,如果經血量少於5天,常見的原因可能跟子宮沾黏(常發生在多次子宮搔刮術後)、藥物使用(如避孕藥)、節食有關。
此外,腦下垂體腫瘤及甲狀腺的問題常造成卵巢不排卵,也會使月經量變少。
●量變多或經期變長:她提醒,如果經期多於7天或量特別多,甚至出現頭暈、無力、臉色發白的症狀,常見病因爲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子宮體瘜肉、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建議就醫檢查。
週期改變
●週期變得略短:蔡幸君說,月經週期從25~35天都算正常。如果年過40,週期略爲縮短1、2天,但量沒有太大變化,不用太擔心。
●週期過短,小於21天:臺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許耀仁說,月經週期過短可能與內分泌的問題有關,壓力大、腦下垂體長腫瘤、甲狀腺病變,都可能影響內分泌,不能忽視。
●週期變長:45歲後,接近更年期,卵巢功能慢慢衰退,不再固定排卵,因此月經週期變長,40~50天來一次,甚至3、4個月一次都有可能。「這樣的過渡期平均大約1~3年。老化是一個過程,通常不會突然發生。月經滿1年沒來,就算停經,」蔡幸君說。
●週期亂:許耀仁說,40歲後的女性若月經週期亂,月經量多、貧血、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未生育,需當心子宮內膜癌的可能性。
此外,有些女性月經週期不固定,超過6周、8周沒來;之後又大量來,長達2、3周,如果檢查後發現器官沒有病變,那麼可能是「無排卵性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因神經內分泌系統失常,造成雌激素持續分泌,引起異常出血。
月經不來
許耀仁說,如果還沒有到更年期而月經沒來,需先排除懷孕的可能。
蔡幸君說,如果沒有懷孕,40歲之前月經不來,最怕是「早發性卵巢功能衰竭」。原因可能是染色體異常、做過放療或化療、卵巢動過手術或自體免疫疾病,抽菸也可能加速提早停經。
「但也有不少病人找不到原因。」
這種情形等同更年期提早,建議補充荷爾蒙,維持生理機能。也需要維持運動、曬太陽、補充鈣及維生素D,保住骨本。
經期之間出血
如果兩次經期中出血,量少、很快結束,可能是排卵期的出血,不需擔心,也不一定每個月都發生。
但如果是非月經期、非排卵期的出血,也不是性行爲後的出血,就要注意。懷孕、子宮外孕、流產、子宮頸或子宮內膜長瘜肉、子宮頸糜爛、子宮頸癌,或者卵巢、子宮腫瘤、子宮內膜增生等原因都可能造成異常出血。
「子宮頸或子宮內膜瘜肉通常是良性的,但如果引起出血,可以考慮拿掉,」許耀仁補充。
停經後如果陰道出血,更需提高警覺。
每個年齡層 都該注意月經變化
當月經出狀況,醫師會視需要選擇適合的檢查,才能知道原因,進而決定如何治療:
●驗尿:有性行爲且在生育年齡,只要月經異於平時,都應先驗孕,再做其他檢查。
●驗血:檢驗血液中的濾泡刺激素(FSH)及雌激素(E2),可判斷卵巢功能、更年期是否到了。
●超音波:腹部超音波(適合無性行爲者)可瞭解子宮是否長肌瘤、子宮內膜有無異常增生、卵巢內有無長腫瘤。
另有陰道超音波(適合已有性行爲者),超音波探頭從陰道進入,更能清楚看到子宮及卵巢,是發現卵巢癌的利器。
●內診(骨盆腔檢查):醫師以手指伸入陰道及按壓下腹部,可初步探知子宮是否長肌瘤及內膜異位、卵巢是否長腫瘤。
●子宮內膜搔刮(需麻醉):用刮勺在子宮內採樣,送化驗後可以知道子宮內膜有無病變。也用來治療子宮內膜增生。
●子宮內膜切片(不需麻醉):將子宮內膜抽吸管放入子宮內腔,抽取子宮內膜組織後,將檢體送化驗,可初步探知是否有內膜增生或癌變。
蔡幸君提醒,月經是女性健康的重要指標,不論什麼年齡其實都該注意月經變化。若月經異常持續2、3個月,應就醫;如果只有1個月異常,但十分嚴重(比如大量出血,白天也需用夜安型衛生棉),也應該儘速就醫。
子宮沾黏│常起因於手術或感染細菌、病毒,子宮腔壁會分泌黏稠的液體,導致扁平的子宮腔壁互相沾黏。
子宮肌瘤│與雌激素刺激有關。肌瘤長的位置不同,症狀也不同,如頻尿、便秘、經血量多、痛經等。如果經血量太多,造成貧血,可能可考慮摘除。
子宮肌腺症│子宮內膜腺體異位生長到子宮肌層,子宮會脹厚、變硬,造成經血量多、嚴重經痛。
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癌│如果每月規律排卵,內膜細胞就可每月更新,如果排卵週期不規則,或沒有排卵,內膜細胞剝離不完全,老舊細胞不斷累積,就可能形成內膜增生的癌前期細胞,轉變成癌細胞的機率增加。
子宮頸糜爛│多數的子宮頸糜爛只是單純的子宮頸口外翻,不需治療;但若是因病菌感染出現不適,如分泌物變多、變色、出現異味、性行爲後出血等,就需要檢查和治療。
卵巢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如有下腹腫脹、悶痛、骨盆或腹部疼痛、很快有飽足感、頻尿等症狀,且持續數週,尤其是過去並無這些症狀,建議就醫檢查。
中醫觀點
調肝血、滋陰腎,讓「好朋友」順順來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婦科主任陳文娟說,古籍《黃帝內經》中記載:「七七(49歲),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月經)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從中醫觀點來看,50加減5歲(即45~55歲)進入更年期都是正常的。」
她說,月經與腎氣有關,若不到45歲、甚至不到40歲就出現更年期症狀,可以考慮介入調理。「若45歲左右出現月經週期不規則的症狀,中醫通常不會刻意調理月經,而是調肝血、滋腎陰,幫助氣血平衡,會視整體症狀來調理更年期。」比如:
●精神緊張、煩躁、心悸:代表肝熱,可用加味逍遙散。
●心神不寧、情志異常、失眠:心腎不交,可用甘麥大棗湯加減蓮子心、夜交藤調理。
若月經量太多或經期拉長、造成貧血,會給補血藥物。
如果經期較長,後面幾天一直有點狀出血、停不下來,也可自制旱蓮草茶飲,收斂經血。
若是過了45歲,接近更年期,卵巢功能慢慢衰退,週期拉長、經期變短、量變少,「這是正常的,不妨順其自然。」
旱蓮草茶飲
到中藥房買旱蓮草3錢,加水1000cc,煮15分鐘。此茶飲從月經來後第4、5天(量開始變少時)開始喝,當成一天的飲用水,一週喝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