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溝裡划船

陳鴻逸

臺灣作爲島國處境,因資源匱乏與內外處境的特殊性等限制下,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資源的培養與向外拓展的經筫動能。因此,人才的培訓國際的「溝通」顯得格外重要與刻不容緩,而外語能力(尤以聽、說能力)的提升就成爲一大課題。因此,前一陣子大考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通過,從104學年度起,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將納入甄選及考試分發入學的檢定項目,但會由各校自行決定是否列入門檻。但隨着大考大學招生委員會發布的新聞消失讀者們必也會看到相關的教育團體提出不同的思考,例如可能會間接圖利補習班、拉大城鄉教學差距等等,以爲需有相關的配套措施方宜施行。

其實,看似兩難的課題,主要並不在於阻擋或反對英聽檢測列入甄選,也不在於限制臺灣人才的競爭及進步,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偏遠地區弱勢族羣社經地位落於邊緣社羣,他們在經濟文化資本的大幅敗退。

對此,似乎又不禁令人思考到,過去資訊教育的普及與推擴,期望透過網路電腦等資訊技術,改善(或改變)城/鄉的知識傳播差距,然而隨着富者恆富大者恆大的場域挪移,其「知溝」的落差反而愈趨嚴重。這背後顯示的是語言能力的養成應是多方向的,尤以臺灣並非以(英、日語)作爲母語(或官方語言)的狀況下,似乎只能放置在「教育體制」,期待着「英聽能力」的「自然熟成」。然而,實際上卻是一種不可能承受的壓力方式,並進而可能造成學生們能力落差的擴大。

回頭來看,教育透顯出人才培育品性修養等多層次、多向度的機制,是打破階層流動、塑造遠景管道之一,在此前提下,應思考的是如何讓羣體共同提升,而非另一次的淘汰賽纔是。

作者陳鴻逸,彰化師範大學博士生。以上言論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參與,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