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開放至第9、10類 高風險慢性病這10大類在列

疫苗接種開放至第9、10類 高風險慢性病這10大類在列。(示意圖/資料照片 慈濟醫院提供)

自購新冠疫苗逐批少量到貨,加上美日捐贈近500萬劑指揮中心預計本(7)月施對象將開放至第9、10類,分別爲65至74歲長者(240.8萬人)、19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387.5萬人),至於第11類爲50至64歲以上成人(530萬人),還必須再等一段時間。

「我是高血壓患者,這算是高風險疾病嗎?」絕大部分民衆不清楚第9類「高風險慢性病人」包含哪些疾病患者?爲此,健保署、疾管署列出10大類疾病,分述如下:

1.感染症(人類免疫不全病毒疾病或感染)。

2.血液和造血器官及涉及免疫機轉的疾患,例如,免疫缺乏症、類肉瘤病與其他。

3.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例如,糖尿病肥胖症、類澱粉變性

4.神經系統與感覺器官的疾病,例如,中樞神經系統發炎性 疾病的後遺症帕金森氏病、阿茲海默氏病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多發性硬化症與其他脫髓鞘疾病、癲癇及重複發作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與血管疾病所致的腦血管症候羣、發炎性及毒性多發神經病變後遺症、重症肌無力、其他及未特定之肌病變。

5.循環系統疾病,例如,風溼熱與慢性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疾病、心絞痛與其他缺血性心臟病、肺性心臟病、瓣膜疾病、心肌病變、心臟傳導疾病、心衰竭與其他、非外傷性腦出血腦梗塞、其他腦血管疾病或其後遺症、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瘤、其他血管疾病。

6.呼吸系統疾病,例如,支氣管炎與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症、肺沉着症及外因所致之肺疾病、其他肺部疾病。

7.消化系統疾病,例如,慢性肝炎肝硬化

8.肌肉骨骼系統及結締組織疾病,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全身性自體免疫症候羣、其他結締組織疾病。

9.生殖泌尿系統疾病,例如,腎炎症候羣、腎病症候羣、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未明示者、腎臟萎縮。

10.先天性畸形變形染色體異常,例如,先天或後天脾臟缺損。

在上述疾病中,以肥胖較具爭議,不少許多人體重超重,BMI值遠高於30,但無法在疫苗預約平臺完成登記。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並不是BMI大於30,就符合資格,必須以健保診斷碼的「肥胖症爲依據,且需在過去1年內有過就醫紀錄,才能被列在第9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