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冠心病偷走你的命
不論在健康、社會,還是娛樂的新聞版面,總會三不五時看到和心肌梗塞相關的新聞,事件主角可以從20來歲的青年人至50、60歲中老年人,好發年齡層相當廣泛;根據衛生署資料,心臟疾病爲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平均每31分鐘就有一人因此死亡,其中又以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最爲普遍,心絞痛和心肌梗塞是常見的冠心病症狀,更是造成猝死的主要原因。
▲別讓冠心病偷走你的命(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殷偉賢主任指出,心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狀,發作時會有胸悶,氣上不來的情況,特別在吃飽飯、冷天或運動後,胸口好像被大石頭壓住,持續幾分鐘,休息後會得到緩解。但要小心的是,並非每個人都會出現典型的症狀,由於神經的分佈,心臟和左邊腋下、上腹、背部、下巴的神經相連,所以當出現胃痛、牙痛等感覺時,事實上卻是冠心病症發作。
因此,從心臟科的角度來看,肚臍以上的疼痛都可能和心絞痛有關,殷偉賢表示,一旦出現症狀,都應該做靜態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檢查心臟是否有問題,然後再依患者的病況和危險因子程度,選擇更仔細的檢查方式,如核子掃描,高速電腦斷層、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或心導管檢查等,觀察血管阻塞情形,找出最適合患者的治療處置。
冠心病的治療包括藥物、心導管介入性治療,和外科繞道手術等三種方式。藥物可以幫助冠心病患者穩定動脈粥狀塊,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發生;血管狹窄較嚴重者可配合其他兩種方式治療。殷偉賢說,一般位於近端血管,且較短的阻塞,可利用心導管置入支架打通血管;而對於多處、且較長的阻塞,則可採取外科繞道手術,把主動脈接到遠端暢通的血管,避開狹窄的部分,但先決要素是患者的開刀風險必須在合理、安全,且再狹窄機率低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手術,否則還是得用其他方式治療。
早期文獻指出第一代塗藥支架和傳統裸金屬支架相比,的確有較高的晚期血栓發生率。殷偉賢說明,第二代塗藥支架經大幅改良支架鋼樑厚度、藥物,和藥物載體聚合物後,晚期血栓發生率已較傳統支架低,甚至有研究建議可以縮短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的服用期。雖然心導管介入和繞道手術可有效治療冠心病,改善心絞痛,但是術後患者還是要配合服藥及調整生活習慣來做好危險因子的控制,纔是健康樂活長久之道。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