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糾紛逾7成無疏失!專家稱關鍵在「醫病溝通」
北醫附醫10月12日首度舉辦「醫院醫療爭議預防與關懷研討會」,針對醫療爭議的制度、法律、溝通、關懷四大面向進行交流,期盼促進醫病良性溝通,共創和諧互信的醫療環境。(北醫附醫提供/林周義臺北傳真)
衛福部統計,逾7成的醫療糾紛訴訟經過鑑定後,判定爲無疏失,醫療過程中的誤解與期望落差可能纔是醫療糾紛的主因。專家分析,近年來民衆的醫療知識持續提升,對於醫療成果的期待也日漸加深,加強醫病溝通是當前醫院管理的重要挑戰之,醫病也要醫心,醫療人員應主動傾聽病人的需求與擔憂,並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向病人解釋病情、治療選項以及可能的風險
衛福部近年來致力推動訴訟外之醫療爭議處理機制,並於今年起實施《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簡稱醫預法),如遇醫療事故或爭議,須先透過醫療爭議調解機制處理,而非直接進入訴訟程序。新法上路10個月,北醫附醫12日邀衛福部、醫學界及法界等各領域專家齊聚一堂,舉辦「醫院醫療爭議預防與關懷研討會」,藉由醫法跨領域的探討與交流,讓醫療人員對醫療糾紛鑑定制度、醫療爭議、醫病溝通與關懷調解有更深入的瞭解。
北醫附醫副院長魏柏立指出,據衛福部統計,臺灣自1987~2023年醫療糾紛訴訟案件總計1萬2651件,經鑑定結果爲無疏失佔9224件,佔7成3。他分析,醫療爭議的發生並非全來自醫療技術本身的問題,而是醫療過程中的誤解、缺少溝通或醫療結果與病人期望有差距所致,也可能是病人情緒未得到充分照顧以及同理心對待所出現的誤解。
魏柏立表示,醫病也要醫心,主動傾聽與解釋是化解病人不安的第一步,病人與家屬面對複雜的醫療決策時,往往會感到困惑、焦慮甚至恐懼。因此,醫療人員應該主動傾聽病人的需求與擔憂,並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向病人解釋其病情、治療選項以及可能的風險,讓病人充分了解治療過程,並參與決策,不僅有助於化解病人的疑慮,更能在醫療過程中增進互信。
北醫附醫院長施俊明表示,醫療人員於高強度的臨牀工作中肩負解釋病情的責任,猶如翻譯官角色,近年來民衆的醫療知識持續提升,對於醫療成果的期待也日漸加深,面對醫療需求的多樣化與挑戰,醫療機構除持續提升專業能力、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醫療人員如何加強醫病溝通、完善醫療風險管理及心理韌性關懷,是當前醫院管理的重要挑戰。
由於醫療爭議對醫療人員也會造成心理的衝擊與挑戰,爲此,北醫附醫建立完整的機制,當有潛在醫療爭議時,臨牀單位會啓動通報機制,由社工師主動介入瞭解醫療處置過程,第一時間關懷病人及家屬的需求,同時也給予相關醫護同仁支持,不僅讓病人在安全、信任的環境中接受治療,同仁也能感受到支持與關懷,透過主動關懷的醫療文化,讓醫療爭議的發生率降低,醫病互動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