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掌握醫療器材開發關鍵 打造智慧醫療新未來

未來的就醫行爲將逐漸以人爲中心,往診所、社區居家發展。(本報資料照片

人性化,過去人們必須「以人就醫」,也就是親自到醫院進行檢驗、診斷與治療;但隨着醫療設備行動化、小型化與居家化等技術發展,未來的就醫行爲將逐漸以人爲中心,往診所、社區與居家發展,在開發及推廣這些行動診療及其它中高階醫療器材過程中,有三個主要的成功關鍵,包括重複驗證,智慧功能導入,以及生態建構

首先,在重複驗證部分,過去醫材研發業者產品開發過程中常苦於不易得到臨牀醫師的即時回饋意見,以進行產品反覆修改驗證,造成開發過程往往耗時又「搔不到癢處」,因應未來多數中高階醫材在申請上市許可證時都需要檢附可用性評估報告,若有一個綜合性多功能的場域可提供業者可量化實證數據,並提供符合國際法規的驗證報告,將可滿足醫材廠商將臨牀需求產品化產業化的目的。

第二、在智慧化功能導入部分,未來的醫療實驗場空間,若能導入最新的資通訊技術,讓醫材產品做系統化整合,加上擬真醫院臨牀情境的建置,將可讓醫師在熟悉的操作環境下,提供產品開發寶貴的臨牀建議。透過光機電、醫療資訊與AI人工智慧的結合,開發個人化微創智慧醫材,除了能縮短手術時間,提升療效、降低副作用外,也能加速醫療人員診斷速度及治療後健康恢復,提升整體醫療品質

最後,在生態系建構的部分,若能整合國內醫材上中下游廠商,加上資通訊產業跨域投入生醫產業,以及引入國際大廠通路,將可一同打造產業升級所需的整合解決方案,建構一站式醫材展示與採購中心,攜手產業跨域打羣體戰,共同拓展國際市場,透過持續與國際大廠鏈結合作共創國際智慧醫療生態聚落,帶動國內醫材產業發展。

根據國發會公佈預測臺灣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醫療照護有待科技加持,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臺灣正在下一個生醫科技發展的轉捩點,診斷治療用醫療產品將從過去單一技術整合爲系統化產品,轉型過程中需要透過一個開放式模擬實驗場域來推動驗證與合作。

工研院超前部署擘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並將「智慧醫療」列爲重要應用方向,已攜手產官研醫打造「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提供包括「人機互動可用性實驗室」、「智慧手術機器人實驗室」、「模擬斷層掃描室」、「模擬普通病房」、「模擬手術室」、「模擬加護病房」等開放式驗證空間,導入資通訊技術讓醫材產品整合成系統,提供產品開發所需的擬真醫院情境,可讓產品進行反覆修改驗證,解決醫材研發與臨牀醫師雙方痛點,降低患病率與延緩疾病發生,也紓解了醫療人員的負擔、提升照護品質。

不僅如此,因應未來多數中高階醫材在申請上市許可證時都需要檢附可用性評估報告,場域更可提供業者可量化實證數據與符合國際法規的驗證報告,加速產業落地。希望能在國際智慧醫療發展趨勢下,搶先把握彎道超車的機會與國際接軌,推動智慧醫療產業發展及轉型,達到更好醫療效果與生活品質,創造新一波經濟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