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菜一段情滋養一方百姓
“筍鯗”是安岱後人打開記憶閥門的一把鑰匙,尋着蹤跡把時間撥回,記憶裡的故事瞬間復活,承載着土地革命時期軍民融合,創建浙西南革命根據地的深刻記憶和安岱後村民對紅軍挺進師的念想。
1935年5月,經過千里轉戰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入松陽,立足松陽玉巖、安民、楓坪等地,開闢浙江游擊區和建立新的蘇維埃根據地,時常長途奔襲、連續作戰,自備乾糧以便隨時轉戰成爲常態。
安岱後人均擁有山地50餘畝,全村毛竹山達600餘畝,是盛產竹筍的好地方,所產竹筍鮮嫩甜脆,但由於新鮮竹筍極易腐壞,村民們自古就有把竹筍“三蒸三曬”製作成筍鯗的傳統,這樣既能長時間保存,又方便食用攜帶。松陽人有吃烏飯的習俗,每年農曆四月初八爲“烏飯日”,烏飯是用柴灰汁煮的米飯,香糯可口,男女老幼都很喜歡。在鬥潭、丁坑、楓坪等村還把餘下的烏飯曬成“烏飯幹”,留待日後食用。特委書記黃富武、工作團團長楊幹凡爲解決主力部隊的後勤所需,就與當地“青幫”(農軍)首領陳鳳生、陳丹山、盧子敬等人在安岱後商量解決辦法,“筍鯗配飯幹”很快就成了紅軍戰士外出遊擊的隨身糧食,陪伴紅軍挺進師奮力抗爭,是名副其實的“紅軍菜”。
一座青山、一彎清水、一種味道。安民百姓家家戶戶的家常菜“筍鯗”隱藏着這麼一段革命故事,背後包含着浙西南人們對紅軍挺進師的愛意與期待。或許,這也是安岱後人不斷奮力前行的一劑良藥。
今年,安民鄉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稟賦,圍繞竹筍,用“土味兒”裝載“鄉愁”,做深“土特產+”文章,安民生態強村集體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升級筍鯗2.0版本,開發了筍鯗肉醬產品,產品以優質五花肉和筍鯗爲主,搭配蔥薑蒜、料酒等調料加工而成。新升級的筍鯗產品“開罐即食”,不僅吃起來方便,同時在口感上鹹香而富有層次,捕獲了不少人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利用“電商直播+品牌網店+短視頻+推文”在網絡平臺宣傳引人氣,通過產品進商超、民宿、工坊、網紅店,延伸銷售網絡。筍鯗肉醬已在松陽供銷超市、明清古街、榔樹山房、嶼山空等10餘家店鋪和民宿布展銷售,不到4個月時間訂單量達15000餘罐。筍鯗肉醬還先後獲評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銅獎、“浙派好禮”文創產品和旅遊商品特產生活板塊銅獎等獎項。
安民鄉積極打響“筍”產品金招牌,謀劃筍產品深加工和融合發展的新篇章。年初招募共富合夥人在蘇馬坪成立筍加工共富工坊,現已製作筍乾、筍衣和白筍等2萬多斤。其中,安岱後村農戶曬制的600多斤筍鯗均被收購,村民累計增收達3萬餘元。同時,借力安岱後中央紅色美麗村莊建設,探索安岱後與蘇馬坪跨村聯建共富合作路徑,提升共富工坊,努力將“小山貨”做成“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