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超/民進黨的「一中」該怎髮夾彎?

▲從近日反應來看,民進黨不會冒着失去民意支持的風險承認「一中」改善兩岸關係。(Photo by cosbystudio/Flickr)

文/楊穎超

兩岸局勢愈走愈僵,近來許多評論建議民進黨應該來個「髮夾彎」以改變現狀,不過,不同意者認爲,臺獨是該黨支持者最重視的認同基礎,「如果蔡英文親口說出『一中』,或在論述上默認『一中』,那就表示民進黨執政基礎已經動搖,甚至走向徹底崩盤,」言下之意,就是民進黨不會冒着失去民意支持的風險承認「一中」。

只是,民進黨重視的是多數民意,還是少數民意呢?綜觀黨外時代至今的民進黨重要政策,我們會發現:民進黨從來也不是尊重主流民意的政黨,他們做更多的,是「引導民意」。所以朝向「一中」的改變,其實只是把承認程度防火牆設在哪的技術性問題,重要的是黨內菁英如何尋求共識

對一個過去把追求民主當作理想,並在後來成爲民主國家執政黨而言,民進黨依多數民意決定黨的政策似乎理所當然,也因此臺灣政治學界認爲,民意對於統獨的分歧,是決定臺灣爲何會出現民進黨(政黨分歧)的主因;此外,在兩岸關係研究裡,民進黨更聚焦於「選票極大化」策略,也就是隻要一到選舉,民進黨內菁英就會改變政策爭取選票。

然而,情況並非如此。

過去臺灣的民主化論述中,總描繪當黨外反對菁英一出,國民黨候選人就望風披靡的場景。但瞭解臺灣民衆投票行爲就會知道,黨外的選舉票數雖屢經成長期,不過到了總投票數的3、4成左右就出現瓶頸。在他們的政治主張裡,以美麗事件時的反對菁英論述爲例,事發當晚他們的演講訴求包括:追求人權、反對一黨專政、反核、要求選舉等訴求,這些議題現在看來無一值得主流民意挑剔,但放在當時美國宣佈與我斷交,以及兩岸尚處緊張關係的時空環境下,有多少臺灣人認爲該立即支持這些主張呢?我們可以發現,美麗島事件前,黨外得票率有緩慢增加趨勢,但在事件之後,得票率卻出現明顯下降情況。而今天來看,當初未受歡迎的訴求,即便反核,都已成爲目前政府的重大政策。

▲即使蔡總統就職演說裡以默認「一中」框架,但仍需尋求黨內共識才行。(Photo by 總統府/Flickr)

更重要的臺獨議題何嘗不是如此?加上「天然獨世代」,此時臺獨或許可稱爲多數民意,但從認同臺灣民意節節高漲的趨勢來看,亦可反推臺灣民衆認同中國者愈早,人數愈多的情況。那是否可達到所謂「多數民意」的程度呢?陸委會「民衆對自我認同的看法」民調數據顯示,1992年民衆的中國認同爲48.5%,此後一路往下。以此推測,1992年前臺灣民衆認同中國者,必然超過一半以上。

尤其在認同論述中,臺灣、中國一直是互相包容的概念: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然黨外則將臺灣操作成與中國對立,因此自認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者,也可被視爲是認同中國者,若再把這部分加入,支持比例只會更高。即便1992年之後,支持現狀與傾向統一者也比傾向獨立者多,所以在幾次選舉失敗後,民進黨向主流民意靠攏成爲1996年《臺灣獨立運動的新世代綱領》出現的背景因素。但現在看來,民進黨還是深受傳統獨派主張的影響。因此我們可說:民進黨從來也不是尊重主流民意的政黨。

其實,蔡總統於就職演說裡提到:將依《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其實已在論述上默認「一中」的框架,可見得民進黨不是不能做,只是看怎麼做罷了。因此除非蔡政府鐵了心要在任期中與對岸保持僵持「現狀」,否則應該思考如何在黨內菁英間尋求共識,再考慮於論述中建立一個往「一中」靠近的適當防火牆了。

好文推薦

楊穎超/政客催眠害臺灣魯蛇化

楊穎超/兩岸僵局怎解?蔡政府兩道急迫的課題

楊穎超/臺灣,需要長期規畫的大戰略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楊穎超,臺大國家發展博士,曾於北京清大、南京大學蹲點研究。關注美中臺、兩岸政經發展、交流議題。現於大學任教。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 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