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祖國,肩負起歷史的責任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胸懷祖國,努力奮鬥,書寫精彩篇章。他們中間,有的人瞄準科研空白奮力攻關,有的人根據國家需要確定研究方向,有的人臨危受命奔赴疫情防控一線……他們的功績值得銘記,他們的精神值得弘揚

臨危受命,奔赴第一線

中國工程院士陳厚羣是我國水工抗震學科奠基人和開拓者。1959年,廣東新豐江發生水庫地震,當時年僅27歲的陳厚羣臨危受命,負責組建水工抗震研究團隊。此後,他致力水工抗震研究60年,帶領團隊在該領域走到世界前沿。

爲填補水工抗震設計空白,1972年他擔任主編,用時5年制定出了水工建築物抗震設計規範;爲突破地震研究能力的瓶頸,1980年起,他帶領團隊歷時7年建成三向六自由度寬頻振動臺

本可以安享晚年的陳厚羣,2011年,以年近八旬的高齡勇挑南水北調專家委員會主任的重任。2012年,他再次出任三峽工程質量檢查專家組組長,帶領專家組深入工程現場,提出數百條建議,其中僅三峽升船機的抗震設計等級一項建議,就爲國家節省十幾億元。

同樣是臨危受命。今年1月24日除夕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小林武漢逆行,奔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

抵達武漢後,看到醫院發熱門診病人多,仝小林果斷提出在武漢市武昌區開展社區中醫防控。他與當地專家緊急擬定“寒溼疫方”(武漢抗疫1號方),隨後在全市推廣,還應用到湖北各地。

仝小林在武漢連續工作64天,他邊臨牀、邊實踐、邊總結,推動中醫藥全面介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後,仝小林多次受邀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會議,解讀中醫防治策略,分享中醫藥科研成果,爲全球疫情防控貢獻中國智慧。

仝小林一直致力於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研究。“我們還要大膽實踐、突破傳統,讓中醫藥服務更多的人。”他說。

研究與國家的需要結合

“研究要與國家和社會的需要結合起來,服務國家發展。”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這樣說,也這樣做。

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後,郝吉明出國深造。當郝吉明回國時,我國面臨的主要是煤煙污染問題,如何控制酸雨成了他的研究方向。郝吉明帶領團隊開展了華南和我國東部地區酸沉降控制規劃對策研究,爲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控制對策和戰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隨着城市發展,機動車增多,郝吉明適時提出了建立城市機動車污染控制規劃方法。近些年,他又帶領團隊深入開展大氣複合污染特徵、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發展了特大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的理論與技術方法。

郝吉明的辦公桌上,堆滿了有關大氣污染治理的書稿、論文和講義。他說,推動環境治理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自己還有好多事要做。

高放廢物的安全處置是關係到環境保護和核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80後副院長陳亮,就是它的解題人之一。

2011年,陳亮從國外回來,便投身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高放廢物處置團隊。10年前,陳亮是一名耕耘在講臺大學老師,而今,他變成一名紮根在戈壁荒漠的“地質隊員”。

2015年,科研團隊啓動了北山坑探設施工程建設地下實驗室場址評價工作。陳亮作爲現場總指揮,帶領一個由80後、90後組成的團隊,紮根無人區,用一年半時間完成了工程建設和10餘項大型現場試驗研究,提出了地下實驗室建設安全技術體系,爲我國高放廢物處置地下實驗室建設方案制定提供了關鍵支撐。

直面挑戰,十年磨一“箭”

不久前,嫦娥五號任務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將嫦娥五號送入預定軌道的是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李東則是長征五號火箭總設計師。

長征五號系列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承擔着我國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探月工程三期、探火工程等重大發射任務。大的運載能力、大的發動機、大的結構……這些給長五火箭研製團隊帶來空前的挑戰。

十年磨一“箭”,李東率領技術團隊自主創新,突破了12個大類247項關鍵技術,解決了複雜力熱環境、大質量多幹擾分離等世界性難題,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大推力火箭研製之路。

2016年11月3日,長征五號火箭成功完成首飛,其運載能力、運載效率等重要性能指標均居世界前列。

長征五號系列火箭發展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17年,長征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經過大量的分析和故障排查,科研人員找到了原因。李東率領技術團隊開始了兩年多的艱苦攻關,終於解決了問題。

“那些打不倒你的,終將使你更加強大。”李東表示。2019年12月27日,長征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2020年11月24日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送入預定軌道,再一次展示了長征五號系列火箭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