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衆多企業涌入預製菜賽道 發展預製菜要避哪些坑?
來源:封面新聞
近兩年預製菜有點火,大量的企業開始涌入預製菜賽道。預製菜賽道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在預製菜發展過程中,又需要避哪些坑?
8月15日至16日,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四川省商務廳聯合指導的“2022中國成渝預製菜產業大會暨展會”在成都舉行,封面新聞記者發現,雖然展會的規模並不大,但現場參與分享討論的行業大咖還不少,同時也發現有不少食品企業新轉入預製菜賽道,可看出食品類相關企業對預製菜的熱情。
“龍大肉食”更名爲“龍大美食” 希望借預製菜扭虧
在現場,龍大美食的出現引起了大家關注。
作爲山東一家上市公司,“龍大美食”在去年名叫“龍大肉食”,主要業務是養殖和屠宰,而其大股東則是四川本土地產巨頭藍潤集團。
2021年度,龍大肉食營收195.1億元,淨利潤則是虧損6.59億元。其中,其第四季度虧損額高達9.86億元。
爲了扭轉局面,去年年底,龍大肉食更名爲“龍大美食”,並確定將主要業務放在了預製菜。
據其現場市場部負責人李先生介紹,針對B端,龍大美食主要推出了肥腸、小酥肉、蘿蔔絲肉丸、手抓扇子骨,針對C端有數十款產品,其單個爆品市場規模均超過億級。
據其年報數據,2021年,其預製菜營收僅11.82億元,佔比很小,還難以對其業績形成支撐。
據7月公司公佈的半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在3300萬元至4000萬元之間,較去年同期下滑69.35%至74.98%。
衆多企業涌入預製菜賽道 預製菜市場規模有多大?
在四川,紛紛宣佈要在預製菜重點發展的企業不少,包括高金、美好、川娃子、白家阿寬、正大、王家渡、植得期待等。
這麼多企業涌入這個賽道,這個賽道市場規模到底有多大?
據NCBD(餐寶典)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預製菜行業銷售額從2015年的650億元增至2020年的2527億元,年增長率達31%。預計2025年中國預製菜銷售額將達8300億元。
另有機構統計,2021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達3459億元,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會突破4000億元。
成都大學教授、川渝預製菜研究院院長王衛介紹,其實,我國預製菜起步很晚,近幾年才真正快速發展起來的。
據瞭解,1920年,世界上第一臺速凍機誕生,預製菜的雛形——速凍食品出現。20世紀60年代起,預製菜開始實現商業化,並逐步在日本等地興起。
目前,預製菜在國外發達國家市場已較爲成熟,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接受度較高。在美國,預製菜催生出了行業巨頭SYSCO。在日本,誕生了神戶物產這樣的巨頭。
我國預製菜行業起步較晚,一直到2000年左右,纔出現了以生產半成品菜爲主的預製菜企業。2014年,中國預製菜行業在B端步入放量期。到了2020年,C端的預製食品開始迎來消費加速期。
目前,中國預製菜集中度非常低,缺少行業龍頭。
未來市場空間大 未來預製菜發展要避哪些坑?
川渝預製菜研究院院長王衛表示,未來,預製菜市場空間還是很大,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國內預製菜滲透率僅10%-15%,預計2030年增至15%-20%;而美國、日本預製菜滲透率已達60%以上。相較起來,中國預製菜還有很大市場空間。
此外,在“懶宅經濟”推動下,消費者對預製菜有較大需求。
QuestMobile研究院數據顯示,“懶”人羣用戶規模從2015年的6076萬人增長至2018年的13551萬人;“宅”人羣用戶規模從2015年的76298萬人增長至2018年的83498萬人。
2020年疫情影響下,居民外出意願降低,刺激 “懶宅經濟”發展。艾瑞諮詢顯示,33.8%居民2-3天外出一次;30.2%居民4-5天外出一 次;1天外出3次以上的居民僅佔1.9%。
百度指數顯示,疫情期間“預製菜”搜索熱度達到峰值。 此外,線上電商、社區團購等平臺也爲居民購買預製菜提供便捷途徑,推動預製菜增長。2020年天貓預製菜銷量同增111%。
王衛認爲,尤其是川渝,發展預製菜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四川爲中國預製菜提供了70%的複合調味料,二是消費者對川渝風味的產品喜愛度超7成,預製菜品種佔整個50%以上。
但他同時表示,預製菜發展存在的問題也不少。
比如,預製菜的標準和規範比較模糊,一些企業開發的預製菜,與生態、有機、環保理念背道而馳。還有一些預製菜,存在營養缺陷,並有環境污染隱患,好些產品存在高鹽、高脂、少維生素的問題,產品同質化嚴重等。
他認爲,這些問題,都需要行業及相關政府、協會在發展中來共同解決,提升技術,加強科研,避免浪費資源,少走彎路。
封面新聞記者 喻奇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