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爲父母別在家裡做試驗!必須接受專業培訓並達標
近日,浙江教育廳答“父母持證上崗”建議受到廣泛關注。浙江正結合數字家長學校,推進家長學習積分。浙江數字家長學校自2020年在“之江匯”教育廣場平臺開通以來,已向全省參與數字家長學校學習的家長髮放學習電子證書22萬份。計劃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將在浙江數字家長學校試行家長學習積分制,待時機成熟時在全省推行。
一時間,針對“父母積分持證上崗有必要嗎”的爭論被網友們推上熱搜,有支持,有反對,有質疑,也有“形式主義,長不了”的斷言。
同時,一些教育大v、專家也紛紛熱議,表達自己對“父母積分持證上崗”的態度。超級育兒師蘭海指出:
教育不是經驗主義,而是一門科學。既然是科學,就需要學習。生第一個寶寶時,你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生第二個寶寶時,你是第一次當兩個孩子的爸爸媽媽。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父母科學地引導和教育前瞻性都尤爲重要。“積分制”是形式,“父母保持對家庭教育的學習”則是內容。保障了內容,形式是什麼並不重要。
就目前的國內情況,建立一個完備的親職教育體系比“持證上崗”更實在。因爲親職教育是一套長期的教育,家長學什麼,怎麼學,誰來教,指導師要具備什麼樣的資格,如何評估學習結果,如何改進等等,都需要一系列的社會配套來支持和完善。
復旦大學家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表示,無論對個體、家庭還是社會健康來說,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但家庭教育又具有多樣性,個體差異非常大,不應一招“打”天下,以避免家庭教育向科學教條主義發展。同時,她也呼籲更好更通俗且符合邏輯的影視劇作品和綜藝節目的出現,不僅僅是呈現現象增加焦慮,也要提供解決方案。
沈奕斐:家庭教育差異大,不應一招“打”天下(來源:本站教育綜合)
對於“家長學習積分持證上崗”的舉措,小編非常支持。它的確不是讓家長攢夠積分、拿張證就過關了的簡單事。
此舉能幫助家長認識4個現實問題:(1)讓家長認識到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甚至可以上升到立法層面。(2)隨着兒童身心成長和外部環境的變化,家庭教育須終身學習,是不斷更新的一套知識系統。(3)當遇到養育難題時,有地方有人可以提供科學、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甚至可以對你的學習效果進行跟蹤和評估,幫助你成爲更好的父母。(4)學習成長型父母,有利於家庭關係的和諧發展。
之所以也有不少人覺得難落地、過於形式、沒有考慮城鄉差異等等,也恰恰說明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孩子的成長是多樣性的,是不可逆的,這套知識系統一定是複雜、精密且容錯率偏低的,需要家長認真、科學地對待,並堅持終身學習。
所以,這一步早就應該邁出,只不過浙江教育廳率先踏出這一步,由此受到各方質疑,引發爭議是必然的。這對國家、地方政府和專業團隊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持續在政策和方法上發力,提供完善、優質、配套的落地方案,讓“育兒友好型社會”成爲現實,讓我們對生育和養育下一代感到有成就感,並充滿信心。
在試圖成爲父母前,人們應確保自己懂得怎麼做父母
其實,在第一眼看到“父母持證上崗”的新聞時,一部名爲《超脫》(又名《人間師格》)的電影瞬間涌入腦海。影片在開始和結尾是男主艾德里安·布洛迪扮演的亨利老師表述的:“在試圖成爲父母之前,人們應該先確定自己達到了那個標準。別在家裡做實驗。”
《超脫》是一個講述“失敗”故事的影片。失敗的學生、無力的老師、平庸的父母,這或許纔是教育的普遍事實。但更深一步想,這是一部由家庭教育殘缺而造成的集體教育失敗的悲劇。
課堂上,亨利講述了現在的青年正在面臨一種來自外部世界的“營銷大屠殺”,他們被灌輸着“苗條”“出名”“時尚”等使人狂熱的價值觀念,各種無營養的信息全天候地轟炸着所有人。顯然,學生沒有被培養出一種能與之抵抗的“自我意識”。家長在“養育孩子”上疲憊不堪甚至束手無策,應對生活已經讓他們自顧不暇。老師在“改變學生”上始終保持克制,一種觀察者的視角。這或許源於我們所有人對當下教育產生了某種質疑。
影片中,受肥胖困擾的梅麗迪斯有着自己的攝影和繪畫夢想,但她從父親那裡得到的只有指責與羞辱。他對女兒的期望僅僅是“整理一下你的頭髮,減減肥,也許你還能找到個不錯的男朋友。”
家庭教育,是幫助我們形成自我人格與自我意識的重要場域。但遺憾的是,影片中的這些“問題學生”的家長大多沒有這種自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或許他們知道,但他們僅僅是習慣於那樣表達。諸多“問題”也就如同基因一般由父母遺傳給了孩子。
完整意義上的教育,需要學生家長、老師和社會的共同參與,而家庭教育的殘缺會讓老師和學生都成爲教育的受害者。
電影是虛構的,但它講述的故事更像一個寓言。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是難以被救贖的,哪怕遇到良師。從這個角度看,浙江省教育廳的做法是有先覺意識的。
兩會提案:通過家庭教育立法,讓更多父母“持證上崗”
“持證上崗”的說法早在2017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曹德旺就建議制定《家長教育法》,政府出經費構建培訓教育家長的社會體系,大專院校開設家長教育專業,以及家長要經過培訓“持證上崗”等。曹德旺認爲,對孩子來說,合格的家長比合格的老師更重要,應立法加強對家長的教育。“家長提前接受專業化的培訓並達標,要變得如同婚前檢查一樣自然。”他在提案中表示。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提出建議,通過家庭教育立法,讓更多父母“持證上崗”。朱永新指出,“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數來”這類口口相傳的民諺,誤導了中國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立法可以對家庭教育行爲進行規範,通過法律倡導、約束,讓父母知道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朱永新認爲,要家庭教育立法,讓更多父母“持證上崗”,就要注重家庭教育理論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
的確,好家長不是天生的,正如段子所說“養豬養羊都要學,何況養人。”前段時間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丁延慶教授,近期重慶大學的張小強教授,不都遇到了家庭教育的同款煩惱嗎?!自己雖然是高學歷、還帶研究生,但對子女的教育卻感到力不從心。可見,當下的養育、教育理念已經和過去完全不一樣了,已從簡單粗放式的吃飽穿暖保證安全,過度到親子溝通、情緒管理、價值觀塑造等等。如果家長缺少系統的學習和有針對性的指導,不理解各年齡段孩子的身心變化,家長就會碰到各種難題,時時處於滅火似的焦慮和被動中。如果家長可以從政府提供的正規渠道,一站式獲取科學、有用的養育知識,這也正好切中了家庭教育的痛點。
對於浙江此舉的價值,以及如何更好落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單志豔指出:
浙江從浙江市上城區的地方經驗推廣到全省,給全國家庭教育實踐開了個好頭,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浙江的很多做法值得學習,比如政府主導,財政支持,平臺建設和資源供給。有了這些基礎,以家長學校建設爲重點,不斷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才能做的實在取得實效。特別是重視0-3歲兒童養育指導,是抓到點子上了。孩子越小,家長的養育、教育越重要,家長的素養也越重要。
單志豔:浙江做法如何更好落地(來源:本站教育綜合)
家長持證上崗的落地,肯定會有困難,各級地方政府首先要把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這件事納入年度工作規劃,納入督導評估日程,作爲本職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做好。其次,持續加強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教育的學術研究跟上了,才能爲家庭教育的科普提供專業支持。家長學校建設和家校社協同育人都需要研究來支持。第三,家庭教育指導專業隊伍的建設。線上線下有很多課程,這就需要大批專業的家庭教育指導老師來錄製。同時,線下也需要針對性的指導服務,特別是有問題的家庭。目前我們家庭教育團隊的專業人員數量和質量還無法滿足廣大家長的需求。浙江省內目前面臨的這些困難,也是國家將來在推進家長學習、實現家校社協同育人方面面臨的現實困難。
總之,“家長學習積分持證上崗”不是要給家長增加負擔或設立門檻,而是要幫助家長更好地在家庭生育、養育中感受到有幫手、有方法、有能力、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當然,這對社會保障體系,以及教育和生育扶持政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來說,浙江此舉應予以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