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視覺疾病的首次基因治療獲成功 視力提高1萬倍

美國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針對萊伯氏先天性黑曚症進行基因治療,獲得極爲可喜的成果。(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雖然現在有近視矯正與白內障手術,但是醫學界對涉及視網膜與神經的眼部疾病仍然束手無策,因爲不知爲何,那裡的細胞很難再生,這很可能是涉及基因層面的,因此醫學研究正在往基因治療方面發展。最近一項臨牀實驗,針對患有罕見遺傳性視覺疾病的患者,進行長達一年的實驗性療法,得到相當可喜的成果,視力提高了 1百~1萬倍。

新阿特拉斯(New Altas)報導,這是美國賓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進行的臨牀研究,他們針對的是一種稱爲「萊伯氏先天性黑曚症」(Leber's Congenital Amaurosis,簡寫 LCA1)的患者,找到了15人蔘與,其中包括3名兒童患者。

說明一下這什麼病,患者因GUCY2D基因突變,而導致對視力至關重要的蛋白質發展不足,早在嬰兒期就會導致嚴重的視力喪失。之所以選擇這種病,是因爲它的機率很低,在全球影響不到 10 萬人,研究方向比較單純。

該試驗測試了腺病毒生產的ATSN-101基因治劑,透過手術注射到視網膜下,分成不同的劑量。在研究的第一部分,三名成年人各接受三種不同劑量中的一種:低劑量、中劑量和高劑量。在每個劑量水平之間進行評估,以確保在增加下一組劑量之前它們是安全的。

研究的第二階段僅對三名成人和三人兒童施用高劑量,同樣會先經過安全審查。

在治療後的第一個月內,患者的視力很快就出現改善,並且持續至少 12 個月。6名高劑量患者中的3人在不同光線環境下,都能不錯的移動路線;其他測試者也在視力表、暗環境中感知亮光,都有不錯的成績。

在接受最大劑量的 9 名患者中,有 2 名患者的視力增加了 1萬倍。

研究團隊利用腺病毒AAV2,經過基因工程改造成攜帶ATSN-101基因治劑的載體,注入眼睛底部的視網膜。(圖/賓州大學)

眼科研究教授西德席恩( Artur Cideciyan) 博士表示:「這些一萬倍相當於患者能夠在月光下的戶外看到周圍的環境,在此之前,他們須要足夠的光照才能勉強看路。」

西德席恩說:「儘管我們之前預測 LCA1 具有巨大的視力改善潛力,但我們不確定失明數十年後的患者,對治療的接受程度如何。看到這項成功的試驗,表明眼部基因療法非常有效,我非常滿意。」

該研究主要在確定基因療法及其不同劑量的安全性。研究人員確實發現有些患者有副作用,但絕大多數與手術過程本身有關。最常見的副作用是結膜出血,即眼睛透明表面下方的小血管破裂,但會癒合。兩名患者患有眼部炎症,但經由類固醇治療後也有改善。沒有與研究藥物相關的嚴重副作用。

論文的合著者之一阿萊曼(Tomas S. Aleman)博士說:「臨牀試驗的成功治療加上我們早期的經驗,將爲20% 的遺傳性視網膜變性引起失明,帶來治療希望。」

「現在的重點是確認安全性,我們希望類似的方法,能夠爲其他形式的先天性視網膜病變帶來同樣可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