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主義題材火熱迴歸 “不傳統”的成績源於匠心
《山海情》《覺醒年代》《大江大河2》……今年以來,一大批現實主義題材收穫了不錯的口碑和收視率。現實題材電視劇增量回歸,創作水平明顯提升,已是近兩年影視行業的一大趨勢。
此前,在成都舉行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的多個論壇、峰會上,關於現實主義的探討不絕於耳,也足以看出現實題材的火熱。
其中,在6月4日舉行的現實題材劇集高峰論壇上,參會嘉賓們透露的一些數據更是直觀明顯。例如愛奇藝公佈數據,從2018年到2020年以及已經可以統計的2021年一季度,每一年現實主義題材的劇集供給數量都在300部以上,且佔比都大幅上升,從67%上升到75%,持續保持主流地位。
特別的是,從2019年開始,過去認爲以懸疑、玄幻等題材爲主的網絡劇中,現實題材佔比也開始大幅提升,每年達到200部以上,從2019年到2021年一季度,現實題材的劇總佔比達到78%。
從題材來看,現實主義題材很傳統,但爲什麼收穫瞭如此“不傳統”的成績?究其原因,離不開創作者隱藏在其中的匠心。
一方面,這些數據能夠看出業內創作者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從更貼近人民現實的生活中來尋找創作靈感和素材;另一方面,不僅是數量上的提升,從具體類型來看,現實主義題材也在不斷拓展多樣性,滿足更多元觀衆的需求。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王一川在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期間曾表示:“現實題材的電視劇觀衆愛看,重要的就是要把人物寫好,人物典型化,從一個突出的個體來再現這個時代的風雨,再現社會生活。”今年開年高分劇《山海情》恰恰印證了這個觀點,將一個宏大題材從一位基層小人物的視角切入,將一位出身農家的基層幹部的自身成長經歷與一個地區的脫貧蝶變緊密結合起來,塑造出基層扶貧幹部、貧困羣衆、幫扶幹部、科研工作者等羣像。
而梳理近年來現實題材劇重點關注的領域會發現,其中既有年輕化或者青春成長的題材,也有行業題材包括醫療劇、法律劇等,還有中年困境,面對事業、家庭、婚姻等種種現實層面問題也是現實題材劇的主流,另外親子也是這兩年增長比較快的類型,從《小歡喜》《小捨得》《帶着爸爸去留學》等都關注了不同年齡層學生的生活。這些都滿足了更多年齡層次觀衆需求,也“讓男性觀衆能夠回到電視機前”。
藝術匠心是藝術質量的基石,體現在創作的各個環節和流程。曾打造了《破冰行動》的劉燕軍感嘆說,隨着網絡視聽的發展,現實主義的創作思路、創作方向、技術手段都很大地改變和提升。可以說,正是基於此,才迎來了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火熱迴歸。
成績固然可喜,但也應該看到,現實題材劇的原創力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新的時代背景下,創作者需要積極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以藝術匠心夯實創作全流程,更好地對話時代、把握現實、發現生活,在表達上不落窠臼、實現突破,唯其如此,現實題材電視劇才能不斷成就精品力作。吳夢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