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體狂黴菌感染!她一張嘴…醫驚見「白色破洞」竟是染愛滋病
▲女子明明已經做好各項防護,私密處卻不斷的黴菌感染。(示意圖/記者黃軍瑋攝)
身體發出的警訊千萬別輕忽,有可能是大病前兆!婦產科名醫鄭丞傑分享,曾遇過一名女患者因爲反覆私密處感染到大醫院看診,排除引發感染的因素並服用藥物治療後,狀況仍未改善。某日女子再度回診,講話的瞬間被醫師發現口中出現「白白的破洞」,檢查結果出爐竟讓兩人當場傻眼。
婦產科名醫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臺北博仁醫院海扶刀治療中心執行總監鄭丞傑在《醫師好辣》節目中指出,一名婦人經常因下體黴菌感染掛他的腫瘤科門診,因擔心影響腫瘤患者看診時間,因此建議她「到小診所就能治療。」沒想到女子無奈表示,自己私密處反覆感染多次,且已避開潮溼環境,「穿通風內褲、不熬夜、多運動!」私密處照護守則倒背如流,就連維他命都吃了仍無法痊癒。
▲醫師發現女子嘴巴上有「白白的東西」竟意外抓出病。(圖/截自《醫師好辣》Youtube)
女子表示,自己已通過檢驗並無糖尿病,也爲了預防黴菌感染服用益生菌,卻通通沒用。讓鄭丞傑醫師大感奇怪,卻也只能開藥給她,並提醒:「我開的藥搞不好跟你以前開的藥一樣,我只能盡力而爲開給她。」
鄭丞傑醫師說,沒想到過段時間女子又因反覆3次黴菌感染找上門,就在她張嘴說話的同時,發現她嘴巴上面出現「白白的東西」,仔細一看竟是新生兒因抵抗力差纔會出現的「鵝口瘡」,但發生在成人身上難得一見,推測女子嘴巴染鵝口瘡、下體又不斷黴菌感染,病情不單純,建議她驗愛滋病,當場把她嚇壞。沒想到驗出來果真是「愛滋病帶原者」,讓醫師當場也超震驚。
▲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也曾收治過染鵝口瘡,最後檢驗出感染愛滋的患者。(圖/吳昭寬醫師獨家授權提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柯婷蓉指出,鵝口瘡則是白色念珠菌的局部感染,而白色念珠菌是臺灣常見的黴菌致病源之一,好發於兩頰內側的口腔黏膜、舌頭及上齶,外觀看起來是白色斑塊,很容易跟一般奶垢混淆,而且當發現親喂的寶寶有鵝口瘡時,媽媽的乳頭也要一起治療。
鵝口瘡常見於免疫缺陷的病人,但一般健康的嬰兒更是好發族羣。柯婷蓉說明,多數被感染的嬰兒不會有明顯的不舒服,部分嬰兒可能會變得容易哭鬧甚至不愛喝奶,但若是親喂的寶寶,口腔裡的念珠菌也會附着在媽媽的乳頭上,當媽媽的乳頭有念珠菌感染時,可能會有局部輕微紅腫、刺痛或是媽媽親喂時異常疼痛等狀況,但這些症狀通常頗輕微,很容易被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