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3次南巡 都在經濟困境時
10月1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赴廣東省汕頭市考察,在小公園開埠區街區,與現場羣衆交流。(新華社)
10月12日,習近平赴廣東考察,是自習近平掌權後第三次考察廣東。12日,習近平先到潮州與汕頭,而後於14日出席此行重點,即出席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週年大會並發表講話。習近平掌權後至今有三次南巡,且三次南巡均在內外環境相對惡劣的情況之下進行。
第一次在2012年12月,習近平剛上任中共總書記,黨內權力尚不穩固,內有黨內紛擾與嚴重貪腐問題,外則有全球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餘波盪漾;第二次在2018年10月,雖然權力已然穩固,但黨內對習近平的不滿聲浪也愈來愈大,而香港已陸續出現反送中的抗議。
今年的南巡所面對的內外部環境更爲複雜,首先是美中貿易戰不但沒有停止,反而有惡化的趨勢,且新冠肺炎蔓延全世界,造成嚴重的人命與經濟損失;其次,大陸不顧國際反對執意通過港版《國安法》,雖然壓制了香港抗爭的力量,卻使得國際上對其撻伐與制裁;在國內部分,對習近平的批判不減反增,包括深圳前市委書記厲有爲、紅二代任志強等人均有對習近平強烈的批判聲浪。
習近平在深圳公開講話的內容亦再次強調「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逆全球化的風潮崛起,「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使得大陸的處境更爲困難,「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鉅程度不亞於40年前」。可見大陸現時面臨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
廣東、深圳是大陸改革開放的領頭羊,也是高科技發展的重鎮,華爲、中興通訊總部都在深圳,受到國際衝擊也是最大的;所以習近平再次強調「雙循環」,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在本次行程中也再次提到「自力更生」,要求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顯示在此外部環境下,不得不以內需市場彌補外需的缺口。
堅定全面擴大開放
然而,大陸本身也清楚,如果真的只靠內需,是無法使大陸重回經濟成長的大道,因此習近平也強調雙循環並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習近平強調,「我們決不能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且強調,發展經濟特區的戰略是正確的,「經濟特區不僅要繼續辦下去,而且要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顯示即使在國際間對大陸採封鎖的環境下,大陸開放的路線仍不會有所停止。然而,這也是因爲大陸本身開放程度就不足,且開放本身對大陸經濟也是非常重要。
然而,本次習近平南巡,對於香港的未來並未有過多的着墨,僅提到要鼓勵引導香港同胞發揮投資興業、雙向開放的重要作用,在經濟特區發展中作出新貢獻,並要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來內地學習、就業、生活,「增強對祖國的向心力」。由此可見,習近平有提升深圳地位來取代香港的用意。
深圳重要性與日俱增
甚至,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回答媒體詢問時,公開指稱「不介意深圳GDP超越香港」,並表示,期望中央繼續給深圳先行先試,且說少部分香港人「過分強調本土文化、排斥內地」,並要香港年輕一代嘗試進入內地瞭解發展機遇,減少抗拒感。
雖然香港的地位在短期間不容易被深圳取,但深圳的重要性將與日俱增,香港被邊緣化的危機愈來愈大。
作者簡介 吳明澤
臺灣大學經濟學博士,國科會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現職爲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大陸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亦爲中央大學財金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主要爲大陸經濟改革與發展、金融、貿易與國企改革。